06/01
2009我的老校友,新华社高级编辑,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洪潮同志辞世一周年了。由于我...
11/01
2008文/郑于中作者介绍郑于中,1958年毕业于我校英语系,我校亚非学院僧伽罗语专业副教授。1959年1月,被外交部派往驻斯里兰卡大使馆边工作边学习僧伽罗语。1964年2月底陪同周总理访问斯里兰卡,在科伦坡群众大会上...
11/01
2008文/张训常2001年9月22日晨,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我应邀前去参加母校北外60周年校庆,9时许抵达学校东院西门。门前车水马龙、人潮如涌。门内彩旗迎风招展,花坛似锦,招待人员笑脸相迎,整个校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07/01
2008临危喜见英雄在(二则)——献给抗震救灾的人民子弟兵官兵及一切献出爱心的人们(一)衔命三军不畏难, 攀山涉水急入川.房坍地迸山河碎, 沙雨石流险厄悬.宿露餐风不言弃, 争分夺秒爱心牵.临危喜见英雄在, 重彩浓墨续新...
07/01
2008文/胡文仲回忆起五十年代初期北京外语学院的生活,首先想到的是革命大家庭这句话。现在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也很珍视,但是,绝不会有人把大学比作革命大家庭,听到这样的比喻可能还会发笑。可是,对于我们这...
01/01
2008陈养正 一 赞奥运精神(七律)申奥成功天下欢, 中华气魄震尘寰。百年梦想成真实, 千载京城大改观。体育健儿舒壮志, 神州文化普新篇。坚持毅力加团结, 奥运精神代代传。 二 赞首都志愿者(西江月)志愿人员...
09/01
2006我是1950年底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参干”),1951年初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校(简称“外校”)学习的。1954年夏天毕业,那时学校刚刚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我们可能是学院第一批正式颁发毕业文凭的毕业生。当...
09/01
2006我热烈祝贺母校65周年华诞。我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外交部工作, 1970年至1972年在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劳动,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雨。后来我被分配在长沙中南矿冶学院担任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