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北外59级留苏预备部结业50周年纪念。中间排左二为作者
越劳三大圆满成功的见证者
火车进入越南境内,经过大约半天的行车,我们乘坐的火车抵达河内草行车站。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官员李苏光、李宗民前来迎接,并把我们送到河内综合大学外国留学生宿舍,向宿舍负责人阿友同志作了交接后返回使馆。从此,我开始了在越南五年的留学生涯。
外国留学生宿舍位于河内市还剑区以历史人物宗亶命名的街道上。这条街上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也没有群众集会的广场,而是适合居住的幽静环境。在这条路的两旁,除了一般的市民居住外,还有时任越南政府对外贸易部长潘英、政府副总理潘继燧的官邸。外国留学生宿舍庭院内,有一栋两层西式洋楼,楼上为中、朝、蒙、阿、保、罗、匈七国留学生的卧室,楼下是餐厅或作会客室。院内有几间平房作厨房和两位管理人员的住处。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由越政府提供。大学生每月发给125元越币(相当于越政府副部长的工资),进修生和研究生发给160元越币,除了每月80元的伙食费外,其余作个人零用费。我驻越大使馆给每位中国留学生提供一辆自行车作交通工具,因为当时河內有轨电车很少。在学习方面,由于我在国内没有学越语,抵越后的头一年由河内综合大学老师一对一教语言文字,后四年跟越南同学一起上专业课。
1960年9月初,我们接到学校转送来的请帖,邀请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出席9月5日—10日在河内大戏院召开的越南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当时,大伙喜出望外,感到十分荣幸。5日上午8时,我和傅成劼、马克承两位学长,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身着节日礼服,步行到不远的大戏院,出席越劳三大开幕式。外国留学生的座位安排在二楼包厢内。我的座位正面对楼下大会主席台,可以一览无余。出席大会的500多位代表,代表着越南全国50万党员。有近20个外国兄弟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出席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向越劳三大致贺词。
胡志明主席在大会致开幕词。他说:“自从和平恢复以来,获得完全觧放的北方已经转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这是越南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在党的领导下,已经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劳动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目前越南革命的任务是:使北方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和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民族人民民主革命。”“我国人民曾因帝国主义而历尽了辛酸,而今天我们的国土还被美吴集团分割,我们的南方还遭受它们蹂躏。一天还没有把美帝国主义从南方赶出去,没有把南方从美吴集团残暴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我国人民仍然一天也寢食不安。”胡主席致开幕词刚一结束,全场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黎笋代表越劳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这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党在新阶段中的路线和任务的决议,选出了党的以胡志明为首的新领导机构。这是越南劳动党和越南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正如胡主席在闭幕词中所说:“第二次代表大会已促使抗战取得胜利。无疑地第三次代表大会将是全党和全民在北方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祖国斗争的新的曙光、新的力量的泉源。”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在大会闭幕式上亲眼目睹了胡主席指挥与会代表高唱《团结》之歌。
为了庆祝越劳三大胜利闭幕,河内人民在百草公园举行游园晚会,中国留学生也以无比高兴的心情参加了庆祝活动。

图2:越劳三大会址----河内大戏院

图3:出席越劳三大会议的中国留学生,左一为作者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向来以认真踏实受到越南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国家留学生的称道。中国留学生不但在学习上努力,而且文体活动也很丰富多彩。那时老学长傅成劼常带着我们新来的同学到越南电影院看电影,周六晚上回使馆看中国电影、吃中国饭。有时学校组织外国留学生到市区或郊区参观名胜古迹,我们都是积极参加者。更令人难忘的是,中国留学生篮球队的水平在河内几所大学都是小有名气的。当时中国留学生只有6人,虽然人数不多,却组成了一个篮球队。傅成劼和张青个头高,擅长远距离投篮,胜任前锋和中锋角色。马克承和欧义中等个子,动作灵活,是打前鋒的两把好手。李家忠和张训常能盯住对方前锋,且又不违规,经常担任后卫。每当打起球来,中国留学生篮球队员的动作之快猛,令对方防不胜防,有时甚至穿过对方防线把球投进篮,激起观众的啧啧称赞和阵阵掌声。比赛结束时,中国球员说得最多的话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因此,同河内综合大学毗邻的河内医科大学,以及河内百科大学的篮球爱好者也邀请我们到他们学校赛球。就这样,中国留学生篮球队的声名鹊起。
1962年中,河内综合大学文史系和外国留学生宿舍从河内市区搬到郊区廊庙(又称昭禅寺)附近的河内华侨师范学校大院内。两校各占一半面积,共同使用一个大礼堂,校舍和教室图书馆均是平房。外国留学生宿舍搬到新址后,生活设施和体育活动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增加了乒乓球活动室和花圃。宿舍区旁边还有一个足球场和篮球场合一的大场地。这时,来越留学的国家又增加了波兰、古巴和印尼,以及一些兄弟党派的留学生。由于留学生人数增加了,又有了活动的场所,所以打乒乓球和打篮球变成了主要锻炼身体的方式。有一次,中国留学生还应邀到纸桥附近的河内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赛乒乓球,发起人是河内师范大学中文系名叫裴文波的男老师,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一名越南留学生。他在中国毕业后回国时在国际列车上结识了我和傅成劼、马克承。抵河内后,他还偕女朋友来过我们在市区的住所拜访。为了建立越南同学和中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越南同学的汉语语感,他和另一名汉语老师、中国著名作家柳青的名著《创业史》越文版的翻译者一起邀请中国留学生张青、欧义、王德洋、谷源洋、马克承和我前往河内师范大学比赛乒乓球。赛前,我们还同越南师生进行了座谈。当时比赛的气氛热烈友好。至今,学长谷源洋还珍藏着当时的照片。虽然时光流失,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还在。

图4:中国留学生篮球队员,前排居中为作者。

图5:中国留学生乒乓球队员,前排右一为作者。
中国留学生在越南参加军训
1964年8月5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以所谓“北部湾事件”为借口,下令出动飞机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义安、鸿基、和清化等沿海地区,从而把侵略越南的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8月6日,中国政府当即就此发表声明,谴责美国侵略行径,宣布将全力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为了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表达中国人民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决心,1965年暑期,所有在越的中国留学生决定不回国休假,志愿留在越南河内参加军事训练。他们是:张训常、梁志明、王德洋、蔡克振、张汉森、呂登兆、邱永元、凌德权、李永明、胡兆庆、李明、魏炳德、张瑜、张宁、张伟、马欣、陆海燕、花书文、江欧利、李华、王保林、高红、尹勇、赵淑凤等。
北部湾事件亦称“东京湾事件”,是美国为扩大侵略战争而蓄意制造的阴谋事件。北部湾位于越南北部和中国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旧称东京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越南南方人民展开反对吴庭艳独裁统治和美国占领的武装斗争,并得到越南北方人民的大力支特,使美国在南越发动的“特种战争”遭到惨败。美国遂蓄意制造事端,进犯越南北方。1964年8月2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被越南快艇驱逐出境。美国政府声称其海军遭到“挑衅”,并于8月3日宣布其舰只将继续在北部湾巡逻和集结。4日夜,又制造美国舰只第二次遭到越南鱼雷快艇袭击事件,即所谓“北部事件”。
军训时,中国留学生都集中在河内百科大学住宿、训练和上越南党史课。由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军训局专门抽两名有经验的军事教官来百科大学讲课训练。我们日常学习的科目有:操练队形、射击和学习越南党史知识。等操练队形达标后就转入侦察射击。射击课,即练长枪、短枪打耙。众所皆知,越南气候属热带,夏季烈日炎炎。尽管如此,没有任何人叫苦,大家都坚持锻炼。训练结束时,大伙的实弹射击测验均达到优良。在训练结业仪式上,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给我们每个参加军事训练的留学生发了一套越南人民军军装、一顶盔式军帽和一双抗战鞋(以轮胎为底、内胎为面的一种凉鞋)作为纪念。我们大伙都把它看作是时任越南国防部长、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大将赠送的纪念品,并带回国珍藏。
在越南参加军训的这批中国留学生,有的先学成回国,后来都成为难得的有用人才。比如,梁志明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顾问;王德洋被分配到外交部亚洲司工作,曾任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二秘、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一秘。关于1964年被高教部选派到越南学习的大学生凌德权、李永明、胡兆庆等十几位同学,在援越抗美部队入越后他们全体请缨,穿上戎装,分别到第一线参加到施工和战斗的行列中去,对援越抗美作出了直接贡献。经过战争洗礼的这部分留学生,后来回到了国内都成了中国对越援助、贸易和文化友好交流的桥梁。
自结束在越南的留学生涯至今已经55个春秋。其间,除了潘辉黎教授我在北京和河内见过两面之外,其他老师如丁春林、陈国旺、何文进、邓辉运和章收等教授均没有机会聚会,心中十分怀念。如今,凡是教过我的老师都过了耄耋之年。在此,我面朝南,谨向诸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并遥祝你们健康长寿,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