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专栏 > 校庆祝福 > 正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涉外记者的摇篮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9-28 】

——回母校参加校庆  忆大学青春岁月
唐进修

2016年9月16日,正逢中秋佳节。在这良辰美景、花好月圆的日子里,我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迎来了75周年华诞。几千名校友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倍感亲切。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1959级部分同学在75周年校庆上合影留念

当天,校方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和几十位返校的1959年入学的俄语系同学,首先参观了50多年前我们曾经住过的4号学生宿舍楼、新建图书馆和校史馆,聆听了在校学生荷花池畔演奏的音乐会,然后到我们曾经就读的主楼教室座谈。

▲北京外国语大学1959级三班同学九龙璧合影,后排左四为本文作者唐进修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训石

▲俄语系同学曾经住宿的4号学生公寓

▲荷花池畔的音乐会

▲同学座谈后合影

从校史中得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为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即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毛主席曾为抗大作报告,听众中就有俄文大队的学生。校史馆还展出了当时用的教材。俄文大队后来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又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被称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毕业生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有400多人,参赞1000余人。196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曾亲赴学校作报告。我有幸认真听了陈老总的教诲。

▲俄文大队部分同学在抗大听毛主席作报告

▲1962年陈毅为北外学生作报告

▲当年俄文大队的教材

北外特别注重口语训练。我们1959年入校时,学校有不少苏联专家。他们从发音抓起,要求学生讲一口既地道又流利的俄语。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撤走,只有李立三的夫人李莎留了下来,而且加入了中国籍。

▲1940年,李莎(左)与李立三(右)合影

北外每个班的学生都比较少,一般是十四五个人,这样,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看到校园中的《晨读园》雕塑,我们晨读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清晨,同学们高声用俄语朗诵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契诃夫的《套中人》,高尔基的《海燕》等俄罗斯优秀文学作品。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雕塑《晨读园》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雕塑《沉思》

我1965年毕业,被分配到人民日报国际部,曾随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随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东南亚。在人民日报干了35年,2000年退休。人民日报与北外的关系很密切。早在延安时期,北外就开始向人民日报输送人才。理论部原主任、俄语翻译家何匡,就是北外早期的俄语毕业生。工商部原副主任、现已90高龄的林晰,是北外早期的英语毕业生。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安岗的夫人、著名经济学家樊亢,是林晰在延安学英语时的同学,樊虽没在人民日报工作过,但与报社关系密切。

▲何匡

▲林晰

▲安岗(左)与樊亢(右)

新中国成立后,北外分配到人民日报的俄语系毕业生有黄炳钧、许恒声、唐进修、谢戎彬、马剑、调干生刘振祥等。英语系毕业生有李红、张启昕、鲍世绍、申明河、高福源等。法语系毕业生有张祝基、廖先旺等。日语系毕业生有孙东民等。西班牙语毕业生有朱满庭、刘晓陆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日报驻中东记者焦翔毕业于北外阿拉伯语系。国际部资深编辑卢存淑曾在北外学习俄语,后来与北外团委书记刘克良结为伉俪。之后,北外考入人民日报的毕业生每年都有。《环球时报》(英文版)、人民网都有不少北外的毕业生。

▲198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45周年校庆人民日报校友合影,从左至右:唐进修、朱满庭、高福源、鲍世绍、张启昕、廖先旺、申明河

▲1954年,刘振祥在北京俄语学院与苏联老师及同学合影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师大卫·柯鲁克雕塑

▲人民日报社记者高福源与恩师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夫妇,他们与人民日报也有一段深刻的缘分

▲战地记者焦翔

人民日报的北外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曾任驻外国或港澳台记者。由此可见,北京外国语大学不仅是外交官的摇篮,而且是涉外记者的摇篮。

▲52年前的青春之歌

▲本文作者唐进修(右二)与老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