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向祖文。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1961级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
全世界都是我们的异邦,
皇村才是我们的祖国。
——普希金
丹枫迎秋,金风送爽。在这金色的九月我们迎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光华灿烂的七十五周年华诞。北外校园,欢声笑语;俄语学院,喜气洋洋。在这吉祥欢乐的时刻,我们怀着最真挚、最热诚的情感向母校献上最美好的祝福,祝愿您继往开来展宏图,雄心壮志谱新篇!
祝愿之余,我们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难忘的1961年。那一年,我们带着满脸的迷茫,怀揣美丽的梦想,迎着九月的暖风,直扑您的怀抱。您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一群莘莘学子。
学府春色,玉垒浮云,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在这钟灵毓秀的人文之邦师生们共唱大风,齐铸辉煌。
俄院啊,您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想当年,我们如同园中的花朵,在春天里茁壮成长,鲜艳开放。园丁们引导我们究习《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树起了人生的灯塔。我们曾在这里高唱理想之歌,度着璀璨烂漫的时光,放飞希望和憧憬,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何等甜美!
俄院啊,您是我们的知识殿堂。恩师们用平凡的劳动、渊博的学识谱写伟岸生命的乐章。师长们曾在这里指导我们攻读俄语,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我们在灯下品味文笔犀利的《猎人笔记》,多少个朝霞如火的清晨,我们诵读高亢激昂的《海燕之歌》,接受俄语美感熏陶是多么地惬意啊!
俄院啊,您是我们的求索驿站。俄院五年沧桑,那是我们人生
中最充实的季节。恩师们带领我们走出去,在广阔天地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在这里磨砺拼争,获得了许多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人生体验,炼就了能吃苦耐劳的躯体。在中华大地谱写奋斗诗篇多么美好啊!
俄院啊,您是我们的成长摇篮。恩师们把英雄人物请进来,给我们讲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他们的思想,蕴含哲理,他们的言辞,洋溢着诗意,又显得富有魅力——呵,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些教诲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又勾起了多少幸福的回忆!
母校啊,是您哺育了我们,是您燃烧了我们。在我们的热血里,有卓娅的勇敢,有保尔的坚强,有普希金的激情,有高尔基的厚重,有马恩的奇思,有列宁的妙想,这些英雄模范和人类先哲,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惊天动地的业绩影响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使我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五十年前,我们在美丽的北外留下了自己的光荣和梦想,我们正是从这里启程,开始走向人生的辉煌。。。。。。
弹指一挥间。从我们大学毕业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五十年砥砺奋进,五十年春华秋实。当年青发如云的同窗,现在身居五湖四海,天各一方。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任它年华如水流,依旧豪情似大江。
告别了翩翩少年,走过悠悠中年,如今我们已进入生命的秋天,但我们这个群体永远有着共同的情怀。回忆母校,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岁月,忘不了辛勤培育我们的园丁。在人生旅途上,是恩师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茁壮了我们的智慧,但更重要的还是园丁以素质教育为本,铸就了我们高尚纯净的灵魂,培养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促使我们当年学业名列前茅,支持我们今天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回顾青春岁月,难忘母校的养育之恩;回首五十年的征程,我们的每一份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劳动和汗水。桃李满天下,师恩如海深。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向母校致以崇高的敬意。母校啊,我们的心在喊着您,我们十二万分地感谢您。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师恩无尽处。
母校啊,我们满怀敬仰之情,向您献上鲜花,让她带着最美好的祝愿,飞到美丽的校园,萦绕在恩师们的心灵,直到永远,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