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文苑 > 正文

北外学习生活的记忆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3-01 】

作者简介:郭建廷,男,1960至1968年在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先后在总政治部昆明军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副教授。


我是1960年以留苏生的身份经过选拔,高考两项大指标合格后录取到北外的。那年全国共300人,我能做为其中之一,这对出生在只有三户人家小山沟里的我是十分兴奋的。由于苏联(当时我国称其苏修)反华,排华,停止对华援助,导致中苏关系恶化,停止接受中国留学生而未能如期赴苏。这300百人服从安排编入英语系乙级班学习,尽管我们可以选择全国任何一所大学去深造。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个时代扎根在大学生骨子里的大道理。


那时外院读书风气十分浓。早晨起床后,到处可听见朗朗读书声。有的自言自语;有的默默记忆,犹如一道充满希望的风景线15人一班,重视语音教学。晚上大家在自习室安静地看书。教授大都是“国产”,水平相当高。他们不修边幅,但风度,语言造诣之高却深深留在我的心里。也有为数不多的外籍教授,大都教高年级或研究生。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唯一的是电化教室,那里可听磁带或回答老师提问,如果你被切换到。教室里有一个公用大盘磁带机,供练习听力。最盼的是放外文电影,但机会很少,而且可能因为“内容”在放映中随时终止。当时留学生主要是非洲的,朝鲜的,越南的,他们穿着都好于我们。非洲学生发音最好,大部留学生都住在西院。本国学生学习十分刻苦专注,在口语发音方面以上海,江苏来的学生为最好。提倡互帮互学,两人一组,结成对子练习对话。处对象的不能说没有但真的不多。


生活艰苦,多数农村来的学生没有零花钱。助学金分甲(19元),乙(13元),丙(7元)三个等级。每月粮票35斤,多数不够吃,尤其男孩。因为副食也跟不上,油水少,蔬菜少。特别是三年(1960--1963)自然灾害期间,吃过杨树叶子提炼的淀粉,菜窖中霉变脱落的菜帮子,不少学生由于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他们可以得到每月1--2斤的豆面以补充营养。食堂的饭是香的,特别是小碗蒸带鱼。一顿4两主食不够,就喝4碗稀饭,弄不好因为胃口不适会全部吐出来。总体而言,多数学生没被这些困难击倒,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现象是短时的,多数农村娃已不视为什么不可跨越的障碍。校园风气依然稳定;学习劲头依旧不减。


那个时代培养的学生,爱国,知道感恩。忠诚,能服从上级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努力完成所交给的任务。但在校期间受到听力,语言交流条件的影响,往往需要磨练3--4年才能较轻松地完成外语翻译,特别是口语任务。今天的外院学生,知识面更广,学习条件非昔所比,穿着打扮令人羡慕,交友,交际能力强,思维活跃多元化,更具有挑战性,突破创新性,他/她们身上亮点更多。这一切都为他们自主择业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只要心含理想,从小步迈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必能达到理想的最高峰。我做为你们的老校友,发自内心地祝福你们梦想成真,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