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文苑 > 正文

【“情归北外”征文】关于我的北外及最爱的北外人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4-18 】

关于我的北外及最爱的北外人

     ——值得拥有的教育风险溢价

前方高能预警,这是一篇不知道在说啥的文章。

一直说要写点关于北外的什么,却让这懒惰占了上风太久,最终还是刘老师的棍棒好使。

全国第一届芬兰语的保送来了北外,带着很多憧憬,各种抱负,其中之一:我要当外交官,我要做大使,这是我拿到通知书后的第一个白日梦。很快就醒了~不啰嗦北外的校园生活了,只用一个字形容“开心”,足见我的确是没怎么学习,希望在上学的要努力,就算不学习,也要努力干点啥。比如:谈恋爱-可以收获好的爱情,靠谱的爱情,都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觉得这有性别歧视,无论男女,干得好,都不如结的好!再比如社会活动,学校那么多活动,话剧社,合唱团,各种纷乱的社团,保证有你喜欢的,都是爱好,也不用学习,看看我们何老师,此案例极端,不易效仿,对于普通人,这些人都是你的老铁们,可以为你两肋插刀的以后。

说哪儿了这是,来,咱们继续。投资有一个概念:ERP: Equity Risk Premium意思是权益风险溢价,可以改成了Education Risk Premium,可以简单翻译成 “教育风险溢价” ,咱为了获得更好的风险溢价,必须要全力以赴获得好的教育资源。从这个角度,我们寒窗苦读,拼尽全力来到了知名学府,怎么算都绝对是一种风险投资。因为有风险风险毕不了业,更有风险毕了业找不到工作,养活不了自己。

今儿我们就来谈谈我对北外的ERP反馈如何。

在北外:先说说我自己这不靠谱的学渣吧,专业课老师不想认我了,多年后相见,不对,就是当年相见也说不出几句正经芬兰语,这个我的确后悔,因为好好学习,第一我有可能就去外交部了......当初外交部来我们班说很想要个男生,可惜男生渣的太过分,成绩最好的男生还不如学的最差的女生,于是我们班出了两位非常优秀的女外交官。在我看来,让我再学十年也赶不上,他们一个省外的外语学校毕业,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让我惊掉下巴,看看人家从小就开始了教育投资,于是让我等望尘莫及了。另一位北京的知名附中毕业,也是我这外地娃无法匹敌的。扯远了,回归正题,很多人上大学之前就开始了教育投资,像我这种上了大学发现从零开始的应该也有,所以大学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我要感谢北外,为什么?学外语的,除非你报的英语系,大家都从零开始学,所以你不会带着过多的以前的资源过来,虽说语言相通,但是来北外的人也都算是大部分有些语言天赋的(我除外,大舌音都练了一个学期)。

 我喜欢北外的是因为可以重新来过。别的大学可能也可以,我没上过,也不知道。

 还在北外:为啥说还在北外呢,我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芬兰语就算学好了,可能也不太好找,所以我一直没后悔这件事,但是奉劝一句师弟师妹,让我重新来,我会好好学的。系主任有一天跟我说,咱们国际处(前外事处)在找一个合同工,帮着处理一些外国专家和一些国际交流的事务,见了国际处的老师们,面试了一下,很顺利,毕竟我这种颜值的,这么低价还是比较划算的。但我并不知道的是,后来这几位老师成为了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拨人。而这两年在外事处工作对我后来从事的事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拉回正题,我在北外工作跟刚才我说的ERP(教育风险溢价)有啥关系?有的,我在北外工作的时候,合作与工作的都是北外毕业或者说是跟北外耳濡目染的人们。这一点在我后面的工作感触更深,因为回头感受了一下,与北外人工作起来有一种莫名的舒畅。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感受,一种回归大海的舒适感。

离开北外:在北外国际处工作了两年,拿着每个月1600元的工资,毕竟还是要娶媳妇儿买房的我,决定离开我来到北京后不曾离开的地方魏公村,跑到了上地,更准确的说是西二旗这个全北京IT码农最集中的地方。在IT圈一混就是好多年。我第一个项目恰好是一个十分国际化的团队,而我之前在北外国际处管理和带领上百外国专家工作游玩做活动的经历,实实在在运用到了我的工作中,让我有信手拈来的自如感。 后来在工作中,利用工作便利,找了很多北外的师弟师妹来我们的项目组工作或者实习,我开始担心的是这些被我拉入坑的师弟师妹们,后期会不会来找我算账。庆幸的是他们都通过这段经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很多依然芬达偶在IT圈,有游戏公司的,有软件公司的,有做项目管理,也有做质量管理,还有做业务拓展和运营的。在这样一个IT的圈子里,由于有机会更多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北外的毕业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主要几点:卓越的沟通能力,谦逊包容的性格,非凡的执行力,还有就是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这几点跟学习外语是有很大关联的。

我记得有一次公司内部团队开会,大家都说到沟通的问题。最后总结出的有多少问题是沟通的问题,你们猜多少?100%,乍一看,怎么可能,但是细细追踪下去,的确是这样的。所以在工作中如果你有超群的沟通能力,你就有很大的优势,而北外教会我们的是什么?语言?外语?词汇还是语法?肯定都不是,就是沟通。整天那么多使馆的活动,让我们这些用刚学的外语加减法都说不明白的学生去参加,最后怎样?就是你可以用锻炼你用各种方式跟你并不相识,且不同领域,不同地位的人去交流去说话,去没话找话,为了锻炼我们刚学会的三句半。到最后,大使已经在我们这些小屁学生面前不足为奇了。王储,总统你都握过手,在他们面前还要唱歌跳舞讲笑话,这些点滴都会让你充分的自信,让你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那些平日里看着地位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领导和元首,竟也如此的谦逊和善,于是身为普通人的你,自然也会收到影响。

好像又跑题了,再回来说ERP,教育风险溢价。这个溢价在找工作上的体现不是找不找得到工作,而且找到好工作,进一步说是在工作之后的价值体现。北外的人在很多行业,可以说范围十分宽泛。外语对与他们只是一技傍身,而不是毕生所学。北外赋予我们北外学子的溢价是所有的软技能,因为任何工作,或者说99.9%的工作都是跟人打交道,或者至少如果你会跟人打交道,你工作起来就会顺利很多。一旦顺利了,工作就会往前进。

身边很多朋友,同学,如果他们本科就是好大学,你会发现,他们无论现在的职位高低,做的是什么领域,处理起来都是游刃有余,大部分考虑的都是下一步如何,很少有人在纠结现在怎么办。时间越久,你会发现这些人的工作好像很清闲,工作起来很轻松。原因呢?比如北外的人,高情商我说过,但是有什么好出呢?最明显就是可以理解上级部署任务的重点,方向正确,不会跑偏。大家不要把情商理解成拍马屁,八面玲珑。我觉得这个情商就是那个ERP,在你过去的投资之后,终于有了回报,可以在任何场景中找到重点,方向和最重要的矛盾关系。

回到北外,我持续关注了过去数年的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没有一年例外,北外都是派上榜上的第三位。前两名大家可以猜到,清华和北大。有趣的是,北外在很多方面跟这两个学校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规模,生源,专业性,学术的深度,甚至包括国家的投入和社会的认知度上,我相信在后面的很多学校都要优于北外。可是为什么连续十多年的数据都是这样?难道真是因北外人少,数据容易被拉起来?一定不是,长期稳定的数据代表的是后面支撑这个数据的强大的校友们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成绩,这简直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我不能说薪资高就一定好,但是至少这是一种社会价值的认知。也是咱们提到的教育风险溢价的价值所在。赚的多才是硬道理。

总结下来,根据我在北外六年整(四年求学,两年工作)的切身体会,一下几点是北外的毕业生可以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

1.轻松,平等的求学经历。北外的课业一向不是很重,拿到毕业证只要你不是一个智商有问题的正常人,入了学,你可以拿到。这不是说让我们可以偷懒,而是让大家可以有很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的对未来有关系的事儿,学习绝对不是对未来事业有帮助的唯一,甚至可以说重要因素。

2.不可多得的国际化环境。由于学校本身的特色,不可避免的,北外的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的就不是中国这点事儿,大家关系的都是全球,国际,民族的大事,说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从大一开始,每个专业的人关心的除了自己专业对象国的事儿之外,你很容易就可以接触到你同届其他专业的朋友,今儿哪个总统来,明儿哪个公主过来了。这些贵宾的到来,不是走过场,对北外的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头脑的风暴洗礼,参与到活动中的北外师生自不必多说,即使在平时的言谈和沟通中,同样会很大的收获。

3.语言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不是文科学习。长久以来,不知为何,所有人都把外语的学习视为文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有点不合适。因为语言学习其实式设计很多层面的,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但是最基本的一点,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逐渐演化过来的一种技能,而这个技能也是人类区分与其他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外语,在我看来就很自然的让人更近一个层次,通晓本国语言非常重要,层次越深,你对外语学习的了解也越深。我认识一个小师弟,精通四国语言,还会其他的杂七杂八的语言数不过来。想想他脑子里所装着的知识应该不仅仅是风土人情和单词量,涉及到文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都会很多。很羡慕。

4.从说话到沟通。我觉得北外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让我们从学习说话,到学会沟通。这一点可以让我们能够最有效的去做事和做人。

(作者:芬兰语系2002级房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