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文苑 > 正文

【“情归北外”征文】情系北外 缅怀陈帅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4-18 】

1959年初秋,我们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相聚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开始为期一年的出国培训。后因多种原因,只有少部分同学去了苏联学习,其他大部分或应征入伍,或去国内有关高校学习。历经刻苦学习与实践拼搏,这些同学后来有的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军队高级将领,有的成为两院院士、教授、专家、学者,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相对来说,这是我们与北外其它专业不同之处,专业多,分布广,联系难。但我们心系北外,感恩母校,感恩党的培养。许多在京同学及外地去京同学,都要前往北外“旧地重游”,重温校园的青春之梦。今年初夏,前往北外聚会同学有八十多人,受到校领导亲切接见。

自那时起,由这些同学发起建立了“59级留苏预备部群”,很快就有100多人参加。通过此群,继而基本上寻找到了当年同学,分班造出名册,选定各班联系人,并成立了新的一届同学委员会。大家在群里久别重逢,分外高兴而激动,畅叙别后,嘘寒问暖,互道珍重。本人不揣冒昧,随意写下短句感言:

衷心祝福

(一)

遥望北京聚会,心潮澎湃难平。

往事历历在目,准备留苏出征。

牢记四项教诲,践行受益终生。

服从组织分配,无私奉献建功。

(二)

青春年少分别,皓首今日重逢。

端详凝视回忆,畅叙同窗深情。

虽然岁月流逝,不改当年初心。

互道各自珍重,最美夕阳正红。

(注,四项教诲: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体魄健全)

许多同学在群里深情回忆在北外的学习和生活情景,冯宝胜撰写文章《回忆我在留苏预备部学习的一年》,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八月下旬,在同学会负责人主持下,我们怀着万分敬仰和思念之情,在群里开展了“陈毅元帅诞辰117周年诗词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那天,同学们像当年做学生一样,按时参加活动,纷纷吟诗填词,发表感言,传送图片,沉浸在深深怀念之中。最先赋诗的是陈毅元帅儿子陈昊苏,诗曰:

(一)

又逢八月忆真红,进取随时久久功。

服务人民遂壮志,征程喋血写光荣。

(二)

华夏腾飞世纪篇,雄鹰报效五十年。

泉台旧部新排阵,捷报频传到九天。

(三)

巴山蜀水出生地,河汉江淮战胜时。

四海五洲持节事,鞠躬尽瘁报红旗。

冯愈强将军敬录陈毅元帅诗作两幅及国画“喜鹊登梅”,抒发对陈毅元帅深情怀念与敬仰。

张灿哲以诗作盛赞陈毅元帅的人格楷模:

磊落坦荡平生愿,苟且有愧对苍天。

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不平敢谏言。

雄鹰飞高难从俗,腊梅傲雪不畏寒。

艰险坎坷无所惧,一身正气留人间。

赵月民填词《蝶恋花》,寄托思念元帅之情:

元帅报国五十载,刚直傲骨,精神依然在,中华腾飞正加快,不可阻挡向前迈。

今日元帅诞辰时,思念情怀,芳千秋万代,亿万鲜花送元帅,千古英名永常在。

张金林诗曰:

南昌起义战沙场,外交领域威名扬。

军功显赫一儒将,一身正气老臣心。

冯宝胜作诗讴歌陈毅元帅的丰功伟绩:

开国元勋一青松,梅岭三章亦长征。

豪气拿下孟良崮,淮海战役有奇功。

宁沪扯下白日旗,雄鸡报晓东方红。

外交正气扬四海,美帝奈何拜下风。

本人也提前发出诗作:

陈毅元帅留英名,文武兼备举世惊。

运筹帷幄歼顽敌,亲历亲为建申城。

外交风云任变幻,足智多谋卫国魂。

先贤开启中国梦,后辈接力新征程。

汤泉涌、于甦生等同学发表感言,深情怀念陈毅元帅对出国同学的期望和关心。申春生、贾春增、潘真颖、陶寿福、万秀兰、杜成、张晓萍、郭秀蓉、邢传芬、沈品等同学,分别从不同方面缅怀陈毅元帅的丰功伟绩与高尚人品。远在外地的几位同学及时制成美篇,报导网上纪念情况,更加活跃了气氛。建国之初,陈毅元帅日理万机,但时刻关心北外,多次前往视察指导,对青年学子寄予殷切期望。这次活动不仅表达了同学们对陈毅元帅的怀念,也体现出对北外的深情。活动把分别近60年的同学又聚集在一起,耄耋重逢,喜出望外,与北外的心也贴得更近。

时至中秋、国庆及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家意犹未尽,又相约网上欢聚庆祝。诗词书画,精彩纷呈,热闹欢乐。有同学模仿《沁园春》词如下:

时届中秋,同赏明月,请上高楼。看神州大地,欢歌笑语;五谷丰登,喜获丰收。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各行各业竞风流。同追梦,誓民族复兴,壮志同酬。

相约网上同游。忆往昔情深岁月稠。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卫国戍边,迈步从头。

听从召唤,告别分手,报效祖国争上游。谨祝愿,都身康体健,天长日久。

明年是北外成立78周年,又是我们在北外相识相知、同窗共读60周年,同学会正在思考如何表达心意和情怀呢!

北外,我们的吉祥出发地!陈毅元帅,我们永远怀念你! 

(作者:留苏预备部1959级校友周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