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文苑 > 正文

半个世纪后的聚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09-12-01 】


春天的北京显得是那么多姿多彩。清晨的阳光普照京畿大地,处处是花红柳绿,万木竞秀。


今年42日上午,9位退休后的北外同窗好友,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分别从本市四面八方前往先任教于北外、后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王静恩师的住处,参加留苏预备部5926班同学举行的校外师生聚会。这次聚会是应王静老师的盛情邀请,由该班原团支部书记张训常同学负责联络组织的,也是26班同学文理分科与王老师分别50年后举行的首次聚首。因此,会晤场面亲切、欢快、感人,令每位与会者难以忘怀。


26班有15位学生,其中3位是女生。该班有2位任教老师,一位是女老师王静,另一位也是女老师,名叫石志敏(尚未联系上)。

王静老师仪静体闲,一说话就带笑,平易近人;教学上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受学生尊敬。

班上15位学子,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完成党和祖国人民交给他们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光荣任务,发奋学习,相互帮助,以诚相待,同学们在一起无话不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该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班级所不具备的,即有6位学生是从中央音乐学院选送的,弹拉歌唱,无所不会。在休息时,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的悦耳歌声和悠扬婉转的演奏声。


上午9时半,家住京西石景山区的张训常同学,手持鲜花第一个到王老师住所。这时,王老师和她的老伴早已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候同学们的到来。十时许,居住西城区的朱同德、白宇以及家住北京东郊朝阳区的何復兴、陈根明四位学友抵王老师的门前敲门,当有人要去开门时,王老师示意让他坐下,要自己亲自开门迎接学生的到来。当门开启时,四个老学生大声喊:“王老师好!”王老师微笑着说,“几十年没见了,你们都发福了,我不敢认了,还是请自报姓名吧!”学生一一报过自己的姓名后同老师亲切握手、拥抱,并簇拥着她走进客厅。又等片刻,从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退休、现定居京北的陈秀琴同学和她的先生姚祥,家住海淀区的马玉琪和家住内城的朱丽同学相继抵达。人到齐后,张训常代表同学们向王老师献花,并一起合影留念。然后共叙师生之情,同窗之谊。这时客厅里顿时活跃起来。


首先,王老师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黑白老照片,让同学们看。她回忆说:“我记得当年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是朱同德,最小的是何復兴,女学生有陈秀琴、朱丽等。”朱同德同学说,当年王老师长得姿容端丽,经常穿一身军装,教学有一套经验,所以给大家留了深刻印象。现在,虽然年纪大一些,头发变成了银灰色,但当年的透逸容貌风韵犹存,所以,同学们同她一见面就认出来了。这位师兄还说,1965年王老师赴苏进修,回国后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曾担任过该校党委副书记职务。在前几年“我曾同她联系过一次。”


接着,同学们追忆当年在北外的学习生活片断或自我介绍退休前后的工作、生活情况。

朱同德同学是学生党员党支部书记。同学们一致认为他政治成熟老练,作风踏实,处理事情实事求是。据张训常同学回忆,1959年寒假,他回河南永城县省亲,看到家乡父老因营养不良浮肿,甚至严重到饿死人的现象,心情很惶惑。返京后,他向朱同德作了汇报。朱既没有批评他,也不向上反映,并且安慰他,“相信党,只要你所说属实,当地有关干部一定会受到惩罚。(后来从县到省里有关干部受到党纪、法办)。前几年,在河南信阳专区曾发生饿死人的问题,那里的有关干部都受到严办”。在当年政治学习是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情况下,朱同德同学能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一贯作风,是多么难能可贵啊!195989月份,朱同德赴苏学习管乐器长笛,学成回国后在全国培养音乐人才的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曾任该院副院长。白宇是中央音乐学院选送的留苏预备生,他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学习吹双簧管,归国后在母校任教授。他和朱同德都是桃李满天下。何復兴,陈根明均是班上文娱活跃分子,他们的滑稽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他们从苏联归国后,何復兴成为中央乐团交响乐队首席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欧美同学会会员;陈根明是中国中央乐团圆号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客座圆号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圆号考级教程主编。朱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女同学,瓜子脸,蓄一头黑发,梳成两条长辫子,在教室和宿舍之间跑来跑去上课,就像一只小燕子在空中飞舞。她从前苏联奥德萨学习拉小提琴回国后,在总政歌剧团任该团乐队首席小提琴一级演奏员。陈秀琴是班上唯一的一位女党员,圆圆的脸,留一头齐肩发,夏天着装,多半上身是白衬衣,下身黑裙子,显得十分朴素大方。她性格开朗,同班上男女同学都能打成一片。她与姚祥同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学习第二外语波斯语,后两人结成终身伴侣。回国后,陈秀琴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后参军到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任教;姚祥先在北京大学任教,后入伍到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任教。两人都是教授,教学有方,热心助人,平日桃李盈门。马玉琪是学生党员,在校热爱体育活动,同学们经常在体育运动场上看到他锻炼的身影。在留苏预备部毕业后,他被派往匈牙利留学,学成回国后,先后在文化部、新华社工作,曾任中国驻匈牙利文化参赞,在匈文化界颇有名气。张训常18岁入党,出国前夕,有幸与其他出国同学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和中组部长安子文的亲切接见。由于当时世界风云变幻,张训常由赴苏学习哲学改派越南学历史。毕业后,被留在新华社河内分社工作,先是当翻译后任记者,回总社后职称被评为高级编辑,曾任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参编部东方组副组长,《国际内参》杂志副主编。王老师听过同学们的介绍、回忆后高兴地表示:“你们都学业有成,我感到十分欣慰”。

与会者还谈到,温玉泽同学在中央音乐学院是唱男低音的。在留苏预备部学习时,同学们把他称为中国未来的歌唱家“罗伯逊”(美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这次聚首,因赴港演出,他没能出席。在总参三部工作的冯桂林同学因身体欠安没能参加。另外,26班还有3位同学在外省市工作。他们是魏合生在河南郑州,叶名杆在江西省外办和王朝栋在湖南衡阳退休,颐养天年。截止到目前为止,26班还有两位同学没有联系上,一位是北京籍的赵承玺,另一位是上海人,姓吴的同学。


在聚会上,张训常同学向同窗好友介绍了寻找恩师王静的一波三折过程。同学们听后表示,很有戏剧性,可以写成连载文章发表。朱同德同学当场命题《半个世纪后的聚会》,写好后可投给《北外校友通讯》。

师生聚会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这次聚会的主办者同北京语言大学餐厅约定上午11点用餐,由于谈话兴致很浓,一连推迟3次,大约12点半步入餐厅。

在用餐前,每人指定一个最喜欢吃的菜。用餐期间,只饮红酒,不喝白酒,主要是考虑到老师、同学都过古稀之年,不要因喝酒而影响健康。同学们边吃边说学习外语出的笑话。有的同学回忆说,在乘火车赴苏途中,途过西伯利亚一小站,有一同学下车买水果,小摊主写的牌价是一堆一卢布,那位同学理解成一戈比一堆,丢下一戈比,拿了一堆就走。小摊说,是一卢布一堆,那位同学一掏口袋,没有钱了,弄得很尴尬。那位同学的话刚落音,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姚祥同学为了给大伙用餐助兴,自报奋勇唱两首西北民歌:《五哥牧羊》、《铁柱子赶车》引起阵阵掌声。


下午三点左右,会餐愉快结束。师生们依依惜别,同学们衷心祝愿老师健康长寿!同学们握手告别,并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师生在五十年后的聚会上,各抒胸臆,叙说衷肠。大家对于当年每段经历的回顾,一件往事的追忆,都是那么的真切、清晰、引人入胜。大家的话语都浸透着真挚的感情,正如买花时,老板对张训常所说:“你们都过了古稀之年,还经常举行聚会,您今年71岁了,还采购鲜花献给老师,这些说明你们之间建立了真挚感情,你们的聚会是高品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