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天娲
所在院系:法学院
毕业去向:北京交通大学
从2007年到2014年,从18岁到25岁,北外的七年时光如电影般一幕幕闪过,有恩师、挚友、学姐学长学弟学妹……暂且挑两个地点跟大家分享,也许在这某个地方,你虽有着和我不同的经历,但却拥有着相同的心情。
【林荫大道“接待处”】
2007年的那个夏天,林荫大道“接待处”开启了我和法学院的七年缘分。法学院的课程实在是多,既学英语又学法律,还要选修几门金融类课程。每到期末,我们一定是最晚放假的那一群,就连到了大四都没得清闲,还要参加司法考试。
司考总共要考四门,涵盖了14、5门法律学科,复习参考书摞起来将近1米高。只记得那个暑假起早贪黑,戒掉了美剧、拒绝了出游的诱惑、关掉了校内网,每天早上八九点起,晚上一两点睡,两个月愣是没看完所有的科目,于是心怀着“只要凭着正直、善良的价值观去考试,那就一定过”的坚定信念硬着头皮去考了试。好在稀里糊涂地考过了,现如今知识几乎都忘得差不多了,只依稀记得那些“奇葩”的司考案例:某人欲开枪杀甲,却打偏干掉了乙;甲想毒死乙,却误把白糖当砒霜;还有误把活人当作尸体强奸的变态男子……
这七年,是一个法盲的进化史。感谢那些上课如赶场,考试如打仗的日子,也正是那些挑灯夜战,“逼”着我理解、接受了这个曾经让我厌恶的学科,让我懂得凡事不逼自己一下,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一直以为,不干法律这行是我的就业底线。在签了和专业无关的工作后,无意间看到网上这样一个段子:不用专业讨生活就好比谈了一场漫长的恋爱,虽然最后未能修成正果,多年之后再碰到这个专业,有点惘然,却无眷恋,简直像辜负了一整场青春一样动人。看过之后,心里竟然难过了许久。不过细来想想,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它远不像校园里的一纸试卷那样简单,未来并没有标准答案。
【千人礼堂】
这里绝对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芒,而我只喜欢作左台里那个文艺部风一样的黑衣女纸。第一次参加文艺部例会,我坐在角落像个局外人,小心翼翼地打量周围的陌生面孔,“脸盲症”的我到最后也只记得一个打了耳洞的人和他左耳上明晃晃的耳钉。
第一次上千礼做场务是2007年的十大歌星赛,当时“许副部”带着我们在左台负责搬麦架、道具。第二个节目完事儿后,我忘记把本该撤下的麦架拿下来,于是当第三位选手上台时,只见整个场面一支麦架突兀地站在台中央,那场面简直是难看死了。就在这时,“高部长”冲到左台,“吼”了我们的副部,本以为她会把我“交代”出来,谁知“许副部”却默默地承受了。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不仅感激她对我的包容,更是感恩知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在文艺部的时候,我每天都活得很“自豪”。在那里,有过二三十号人共同奋斗的身影和欢乐的笑脸,也有过两个人面红耳赤的“争吵”,当然也绝对有过一个人委屈的眼泪。现在回头看看,那些事情都太小太小,而对于当时的我却都是天大的事儿,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我有幸能够和一群人,高调地干了一件“大事儿”。看到选手尽情high歌,观众尽兴欢呼,真的是最最满足的时刻。
大学时光是每个人独家的记忆,留恋也好、遗憾也罢,亦或是想要赶快逃离,这都是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时光,胜在人事而非景致,北外七年,感谢曾有过“你”的陪伴,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你”,已然没有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