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学院02级金融专业。目前已经接到宝洁公司、世界航运业巨擘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全美大学龙虎榜”上排名第六的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专业的offer,但是热爱金融的她,最终选择了当今全球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的荷兰银行。)
记:到目前为止,学姐已经拿到了国外十余所大学的Master甚至PhD的offer,其中包括号称“南方哈佛”的三所杰出大学之一的Duke大学;在工作方面,全球班轮业排名第一的马士基航运公司,宝洁公司以及荷兰银行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丰厚的待遇。学姐在出国和就业方面都很成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牛人。
邓:我never觉得自己是个牛人,这两个字和我似乎根本不沾边。我并没有觉得我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只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工作找得比较顺,出国的offer拿得也比较lucky啦,有人就会觉得你很成功啊。但是实际上,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每一个很普通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小小的梦想吧,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自述:我的大学——随意和忙碌的4年
我从小就学computer program,参加过奥林匹克大赛。那时候对很多事情不了解,就设想自己将来肯定会学计算机或通信工程之类的专业。当有保送北外的机会时,父母给了我很多意见。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爱好、长短处都蛮了解的。我喜欢数学,他们建议我说:金融在商科里也是“很数学”的,就业前景也很好,而且女孩子学工科可能会比较累。所以在权衡之后,我就选择了到北外来学金融。
我在大一大二时生活蛮随意的,周末会和朋友去shopping,放松一下。我并不是一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的人,但是在上课时都会很认真地听讲,成绩也还好,获得过二等奖学金。
大三是我非常忙碌的一年。尤其是在大三下学期,很多工作在同时进行:我负责的SIFE社团有很多事情;与外经贸合作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交流课题;要准备光华管理学院模拟企业比赛;在德意志银行做了两周的实习;为了出国还要准备GRE……当时真的是mountain task,high pressure,睡眠很少,这三方面和投行的life style很相像,现在觉得当时的生活状态已经很符合投行的要求了(笑)。考完GRE以后,期末考试又要临近。大三的专业课很重要,也很难,又不希望自己的GPA太难看,所以还要拼命准备一下期末考试,当时真的是很辛苦,但是自己也活过来了,各个分数也都还行。
大四这一年,刚开始申请学校时,忙的事情很繁琐。申一个网申;推荐信修改一遍;申请的大学的要求都不一样,成绩单要怎么开,有的要求寄一份推荐信,有的要求寄两份……做这些事情虽然不一定累,但确实很琐碎。后来我想:烦一点有什么关系,一样一样慢慢来呗,起码我还能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大三下学期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都可以,为什么大四就不行呢?这样给自己加油鼓劲,后来一切都渐渐明朗起来。
总结一下这四年的感受,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原来以为我是一个很懒散,很悠闲的人,但是真正有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真正需要我去努力的时候,就一定会try my best。
我的一点点遗憾:我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学生会体育部,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在大二的时候没有坚持下去。所以大二到大三上学期,社会活动这方面稍微空白了一些。
社会活动要和学习平衡好,我强烈不赞成逃课去做兼职或实习。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前几年的课程真的很重要,后面的课都会以此为基础延伸。学习成绩始终是不能丢的。为了实习或社团而把学习成绩搞得很差,这是绝对不可取的。社团还是要做一些,因为蛮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要有取舍,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上面。Try to keep it balance。其实你只要sacrifice一点自己的时间,这几方面还是可以同时做好的。
另外不要把focus放的那么多,大一大二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大三有必要实习一下。一些咨询公司和投行可能比较看重实习,但是有一些外企,他们看重社团活动大于实习。因为你的leadership,teamwork,organization这种能力在社团活动中会得到锻炼和体现,而实习的过程主要还是学习,因为你不太可能在短暂的实习期内被要求负责什么项目。
其实一个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样重要。很多事情,只要稍微辛苦一点,就可以做到,并且做好。
出国:GPA比较重要
记:目前学姐得到了近十所大学的经济学master的offer,也拿到了一所大学PhD的offer,在整个申请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和那些同样筹划出国的同学分享一下呢?
邓:自己一路申请下来,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评论,也在和同年级的人聊天的过程中感受到:本科生如果申请国外的大学,它比较看中本科生的GPA。GRE和TOEFL也比较重要,要尽量考得漂亮一点。个人很难衡量社会活动会占多大的比重,而且每个大学的标准也不太相同。他们也许会希望录取的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社会活动绝对不会成为任何决定性的因素。
国外的大学都很重视GPA,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总结。对于我们北外的学生来说,名气可能没有北大清华的响,推荐人可能没有北大清华的教授牛,但是我们的GPA相对是占优势的。另外PS和推荐信也要好好准备,精益求精吧。
向前看:从国商起飞
记: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关注投资银行行这一职业,当然,盛传的高薪可能也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那么你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体会呢?
邓:在选择职业方面,要看你个人喜欢并适合怎样的工作。并不是说某一行业待遇丰厚,就要考虑并选择从事这一职业。以投行为例,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不习惯,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一个长久发展的方向。一方面,你会很劳累,另一方面,这一行业的淘汰率也很高,要想升到某一职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你希望自己进入企业,工作上十年以后,就可以升到中高层的话,那么就要慎重考虑投行这一选择,因为这个过程可能非常非常tough。
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事业上的追求,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也不同。如果你是对金融确实很感兴趣的人,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尽力去拼一下,想在投行工作两年,体验一下那种生活,那么你也可以尽量去尝试,在其中也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
记:学姐为什么会选择投行这一职业,并且选择了荷兰银行呢?
邓:这是我大四以来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可能并不能确定自己将来一辈子要做什么。就目前而言,我很喜欢金融,喜欢dealing with numbers,很想锻炼一下自己的analytical skill,于是把自己定位在finance这一方面。而且现在北外的就业形势也很好,我们可以一毕业就去从事那些蛮顶尖的行业,那些在几年前国内甚至很少有人涉足的行业,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很希望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去try一下。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一个非常aggressive的人,但也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安逸的人,我觉得我能够适应投行很tough的生活。
另外,不同投行的culture也不太相同。欧洲或者说北欧的投行与美国Wall Street上的投行相比,它的文化相对open一些,氛围相对宽松一些。至于荷兰银行在行业中并不是NO.1或NO.2,我觉得只要你进了这个行业,在各个公司做的事情都是同质的,所以就选择了蛮适合我的荷兰银行。
国商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北外国商。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在大一甚至大二时,觉得自己是从理科升到文科院校,不习惯或者不如意。但是相信慢慢地大家都会调整过来。
国商的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因为当初大家考进来的分数也非常高。虽然说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我们的确有很优秀的学生,有很好的同学资源,也有很爱护我们的老师。国商是一个很团结的集体,大家互相交流,经验互通。这一点在大四时更是深有体会。考研、出国、找工作的同学见了面都会互相support一下,有什么信息都彼此share。这种团结的气氛真的很好。
从就业这方面来说,北外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我们国商也非常争气,几届毕业生的去向都很好,以后的就业形势也肯定会一届比一届好。毕竟路是开出来的嘛,相信北外国商会变得让大家熟知,得到更广泛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