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文学之种,可成苍木 ——访高继海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9-25 】

人物简介:

高继海,我校英语学院1992级校友。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大代表、开封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开封市委主委。现任我校河南校友会会长。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life.”高继海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谈到这句马克思的名言。或许在高继海心中,外国语言文学与自己的人生早已密不可分。


微簇正发芽——外国文学初体验

高继海的父母均是教师。小学时,他便把学校里数十本外国文学书读了个遍,从俄罗斯文学、德国文学到英美文学,从托尔斯泰、歌德到王尔德,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带给他的震撼尤为强烈,而文学的种子也在他心中悄然埋下。

受限于当时的教育条件,高继海直到高一才正式开始英语课程学习。当时教授英语的是一位生物老师,发音并不十分标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较为有限。尽管如此,高继海仍兴致盎然,英语语言文化带来的新奇感和阅读外国文学原著的渴望,促使他希望进行更深入的英语学习。

抽丛稍自长——英语学习渐深入

两年后,高继海下乡插队,做了知青。同队的青年大多只是下乡劳动,闲暇时聚在一块儿,做点儿打发时间的事。唯独高继海不同,出于对阅读外文原著的渴求,他打算自学英语。对此,他称自己有些“另类”。恰好当时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英语广播讲座,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播一次,下午再重播一次,讲的是一些单词、语法和课文。高继海便跟着收音机学习英语,一遍又一遍,虽然过程枯燥,但他却格外耐得住性子。下乡三年,他从未停止英语学习的脚步。“到最后觉得自己算是有点儿英语基础了。”高继海自谦道。

结束知青生活后,高继海参加了高考,其中英语考了70多分,排全省第二。高继海第一志愿报的是北外,总分过线,其它也符合,唯独政审出了问题。虽然事后调查是文教助理的不正当行为,但却也因此错过了统一录取时间。高继海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重考,要么上当年的大专班。经过一番考量,高继海选择了当年入学,接着被分配到开封市大专的理化班学习物理化学。

虽说专业是理化,但英语和外国文学仍然是高继海的热爱所在。受到同校一名上海知青跨专业考研的启发,高继海决定尝试报考河南大学的英语系研究生。研究生需要学二外,他便每天晚上赶到河南大学旁听日语课,学习日语。而在英语方面,他同样下了许多功夫。由于不是科班出身,高继海虽然发音问题不大,但口头表达能力却不如英语专业本科生。然而由于酷爱文学,他的阅读量极大,其中不乏英文原著,他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河南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中,高继海的写作拿到了最高分86分,而基础英语课却离及格差了两分。按照当时的录取要求,需要每门专业都及格才算通过。但当时的导师组长ShirleyWood看到了高继海的付出、热情与潜力,坚持录取了他。

硕士毕业后,高继海留校任教。彼时他感到自己无法如愿被选上参加出国进修项目,“绝望”之中,他想到了考博。他直言,当时考北外也只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并未作过多打算。然而,或许是无心插柳,又或许是厚积薄发,最终,他成功被北外录取,成为了王佐良教授的学生。对此,高继海坦言,当时自己感到出乎意料,也无比高兴,他将进入北外、成为王老的学生视为自己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考入北外后的日子并不“好过”,成为王佐良教授门生的感觉也并不“好受”。北外外语人才众多,王佐良先生名气太大,高继海常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自己给王老丢脸。

刚入学的时候,王佐良先生要求他每周读两本英文小说,并就其中的一本撰写读书报告。第一次交作业时,由于对电脑自动纠错功能不熟悉,且打印时较为仓促,高继海的文章里有很多拼写、标点符号以及格式方面的错误。王佐良教授并未批评高继海,只是一周后,在高继海来到办公室时,教授拿出先前的作业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红色的批改痕迹。他问高继海是否在大学教书,高继海答是。王佐良说道:“你的语言错误这么多,又如何教学生呢?”这一句发问虽语气平和,却令高继海感到无地自容。此后,在每一次打印作业之前,他总要认真看一遍,打印出来后再检查一遍,直到自己认为确实没有错误时再上交。直到现在,高继海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要求——“水平是一回事,态度又是一回事,而态度是第一位的”。

回想起在北外的求学时光,高继海的关键词是“压力”与“收获”。“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勤奋的,所以把这个压力顶住了。在北外读书期间,自己在知识、语言基础以及社交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很感谢北外对我的培养,尤其感谢我的导师王佐良先生。”高继海感慨道。

绿叶发华滋——文学、为人与教育

作为文学研究者,高继海认为自己是一个早熟且感性的人。七八岁时他便对小说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少年维特等人产生深刻的共情,脑海中时常对人类情感进行各种思索,而强大的共情能力正是文学研究者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文学研究者要做到能进去也能出得来,”高继海补充道,“你要是共情了进去出不来,这也很麻烦。”他以自己对于米歇尔·福柯的研究为例,谈到自己对福柯的思想产生共鸣,但却并不能仿照福柯的方式去生活,“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悖论”。

文学作品对高继海的性格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古今中外,许多作家、诗人都不乏离经叛道之思想,其思想又投射到文学作品中。正是由于广泛接触各类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生平,体悟作家思想,高继海自己的思想也愈发开阔。高继海亦谈到了E.M.福斯特、王尔德等作家对于自己思想包容性的影响。遨游在文学的汪洋中,高继海逐渐养成一种谦和宽容的性格。

对于师生关系,高继海从不轻易指责或强加个人意志于学生,他只希望他们能够遵从自己的兴趣。他认为自己需要做的,是按照学生的兴趣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得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磊落硕果垂——文学研究弥艰深

从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到英国文学社会的研究者跨度不小,但这一转变对于高继海来说却是自然而然。他表示,自己学英语的初衷本就并非只为掌握一样工具,而是希望通过这一通用外语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文化。在他看来,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紧密联系的。

语言学习与研究工作虽相连通,却毕竟是两回事,需要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语言专业的学生往往有所顾虑,自己在纯语言的学习上花费太多时间精力,研究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所欠缺,发文章、出成果的时间似乎也落后于他人。对此,高继海教授深表理解,但他也提出,外语专业学生在同一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优势。第一,外语专业的学者做研究,用的都是第一手资料,从原文出发,语料来源和论文输出都比较可靠,而其他专业需通过翻译成汉语的作品来进行研究,终究与原著隔了一层。第二,其他专业的学者阅读范围广、阅读量大,往往从时代潮流、作家群体等宏观角度进行研究,而外语专业学者常常从语言入手,聚焦词汇句法、结构风格等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兼具外语人的独特视角和文学迷的矢志初心,高继海在英国文学研究领域不断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2022年底,他所主持的“十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批立项。这是国内对于16世纪英国文学的一次系统性、深入性研究,对于研究英国文艺复兴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亦有着重大意义。高继海坦言,从项目获批立项到真正落地,其中困扰不少,压力也不小,自己“整天都在想这事儿”。然而这正是做研究的魅力所在,苦乐交织在一起,最底层的动力正是对于文学亘久的热爱。

“文学是一颗种子,我们从人家那里借来,投入自我之壤,待到其长成大树、结出果实,又将种子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有。”从小学图书阅览室的一方天地,到研究室的一张书桌,再到大学教室里的三尺讲台;从爱好者到研究者再到传授者,高继海的文学人生还将继续。

(文/尚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