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筑桥”十八载 “涛”声依旧新 ——访王波涛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4-13 】

人物简介:

王波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2000级校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部副主任,北外中央央视台校友会秘书长,曾任央视法语频道制片人、主持人。

2022年12月,笔者通过腾讯会议采访了王波涛校友。彼时,王波涛校友刚从法国出差回国。虽然隔着屏幕,但王波涛校友亲切友善、侃侃而谈,让看似遥远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缘起北外: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1998年,第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热火朝天地举办。当时,身为高中生且热爱足球的王波涛密切关注了那次比赛。“当时法国的足球可以说是迎来了巅峰时刻”,聊起足球,王波涛十分兴奋,“正是因为足球,因为世界杯,我选择了进入北外学习法语。”

2000年,王波涛来到了北外法语系。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但许多场景依旧历历在目。王波涛回忆到,当时的通讯还不是很发达,好多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来北京。没有手机,大家就会买201电话卡给家里打电话,“一个寝室就一个座机,有时候还得排队还得抢,还挺有意思的。”他笑道,“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感觉恍如隔世。”

虽然生活没有如今这么便捷,但在北外的大学四年生活依然多姿多彩。王波涛回忆,当时校园十大歌星比赛,他们全寝室的男生都去参加。“我们管南边那条街叫后街,偶尔一个月去聚个餐,觉得特别幸福。”当时,连接北外东西校区的地下通道附近常有一位老爷爷,每天都对学生们喊“快加油”,特别有意思。

在学习上,练习语言的资源不像今天这样丰富,磁带或者随身听就成了必备。“现在回忆起来,感觉都像远古年代了。”王波涛说,“不过当时教室里有法语国际频道可以看,同学们都很有学习的热情。”他还提到,北外有许多“传奇老师”,深受学生们爱戴。“当时的班主任戴冬梅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对我们严管又厚爱。”

进入央视:“筑桥”中西,不辱使命

2004年,王波涛大学毕业。彼时中央电视台正好要成立法语频道,他就报考进入了央视,成为了一名新闻媒体人,至今一直在央视从事新闻方面的工作。这份工作给他的人生留下了非常多彩的印记。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作为记者和媒体人,他去过至少三十个国家,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风景。“这就是新闻工作最大的特色吧,也是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

2008年至2011年,王波涛在央视驻法国巴黎记者工作站工作。“那个时候基本上什么都干,我同时担任出镜记者和摄像,扛着摄像机,每天去新闻现场拍摄,向中国的观众报道法国、报道欧洲、报道世界上其他法语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王波涛回忆说,由于法国巴黎是全球的交通枢纽,许多欧洲甚至亚洲、非洲、美洲的突发新闻都会派遣巴黎记者站的记者过去。“所以,我也是在那段时间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阅历和经验”。

“作为一名中国的新闻媒体人,从业以来,我一直把促进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王波涛回忆说,驻法国巴黎记者站时,工作外、生活中,他也会有意识地“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尽管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向中国人报导世界”,但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和外国人谈中国、讲中国。

在法国的工作经历让王波涛感受到了明显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法国人喜欢游行示威的传统、中法两国家庭教育的不同、西方人独特的星期天文化等等。”他还提到,近三年的疫情使得本就有显著文化差异的两国在沟通上出现了一些隔阂。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作为新闻媒体人,王波涛深感所肩负的“筑桥”中西的责任之重。

新时代媒体人: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进行此次采访时,王波涛刚刚从法国出差归来。谈到此次欧洲之行,他感慨万千。

“这次我们去法国举办CGTN“中国影像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映活动,可以说是排除了万难,冒着很大的风险。国内的疫情迎来新的高峰期,欧洲疫情甚至到了第九波。但是我们去了之后,才感觉到所克服的困难是非常值得的,因为现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非常稀缺。许久没有见面的法国各界朋友见到我们时都深深感叹,‘终于等来你们了!’‘终于可以跟你们面对面交流了!’”这让王波涛深受鼓舞。他指出,如果要跨越隔阂,首先还是要走出去、多交流。他说,如果说整个世界越来越高墙林立,大家都不来往、不交流,显然事情会越来越坏,大家的不理解乃至猜忌会越来越深。“由此可见,迈出这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王波涛说,过去几年以来,中国和西方在防疫政策上存在方方面面的不同,再加上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各个层面的差异,两边的人不同程度都受到“信息茧房”现象的困扰。“因此,亟需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以及国内外从事国际交流的人士互相走动,去了解过去的几年茧房之外的那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茧房之外的人们在想什么、做什么。”王波涛认为,只有沟通交流的桥梁真正筑起,中西两个世界才能摒弃偏见、超越差异,共同发展进步。

早在2020年中法人文交流论坛中,王波涛就曾提到,“中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视角上有很大差异,对于同一疫情防控政策,不同的视角也带来不同的理解。”王波涛指出,不仅仅是疫情,过去更长的时间里,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存在误解甚至是曲解。“我们做国际交流的媒体人其实有非常大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语言优势,把我们的体系、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跟别人讲清楚;此外,我们是怎么看待西方的,也要跟他们讲清楚,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王波涛也对当下国际新闻人才提出几点建议。在新时代,要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点至关重要。这需要新闻媒体人有扎实的外语基础,能够做到自由娴熟地驾驭语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此外,还要对新闻时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学贯中西,充分了解祖国和对象国的国情。

寄语北外:学贯中西,做“立体”的人

王波涛提到,在工作中,“北外人”的身份让他感到十分自豪。“新闻媒体人做国际传播工作,总要张口说话。无论你走到哪里,当你听到一口格外标准流利的外语,那多半就是咱们北外人。”王波涛赞叹道,北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专业能力。“无论是英语、法语或者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北外人的身份在张口说话的那一瞬间就能立刻显现。”

“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时代的变化,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和各种技术的发展,仅仅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我听说,现在北外的学生也学中文以及其他各种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这是非常好的。许多外语人都天然地有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对祖国的了解。学习外语的中国人首先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应当主动去了解、探索和思考广袤的中国,深入认识其复杂性、独特性。如果因为不了解而导致对自己国家的认识片面化或极端化,是很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王波涛指出,除了学校主动提供多样化课程外,个人也需要有这种意识。“北外的校训‘兼容并蓄,博学笃行’,做到这个非常重要。新一代北外人,要通过学贯中西,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打开格局,追求成为立体的人。”

(文/钱奕辰、胡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