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无止境的学习,无穷尽的可能 ——访英语学院孙涛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10-24 】

人物简介:

孙涛,我校应用英语学院英文信息管理专业1996级校友,英语学院2000级英国社会研究专业研究生校友。曾到英国华威大学留学,攻读英语语言教学专业。回国后在北外留校工作,后进入新东方。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北外校友会副会长。

走进孙涛的办公室中,可以看到落地窗边的书架上赫然有一本藏蓝色封皮的英语词典。作为一位企业家,英语却从未远离过他的生活。在与孙涛校友的交流中,笔者总能从其语气中感受到一股少年般的英气和岁月流逝不曾抹去的激情。

始于英语的可能

“我是山东人,出生在济南的郊区,初中之前的学习与英语是根本不沾边的,”在被问及是如何与英语结缘时,孙涛这样回答:“那是80年代,家里唯一一个做生意的亲戚,让我看到了外语的发展可能。”在亲人的鼓励下,孙涛方与英语结缘,并保送进入了北外。

“我对开学第一天的印象是最深的,”作为那届唯一一位没有家长陪同返校的新生,孙涛回忆道,“当时自己盲目自信,在坐车时虽然已经辨不清方向,但仍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问路,结果却在换车时误打误撞坐错了方向,坐到了石景山。”言及此,他露出笑容:“这是我来北外的第一个教训,有了这次经历我方明白很多时候应该多学多问,而非仅仅自己琢磨。”

北外校园在孙涛的印象里一直是学习氛围浓厚的纯洁之地。晨读园每天清晨传来的朗朗书声,图书馆中为寻找座位的匆匆脚步,地下通道来往穿梭的倏倏人影,二十余年前的北外,如同精致的桃花源,以卓然的沉静和纯粹濡染了他七年的求学生活。

走出北外的校园,孙涛选择了出国深造。“虽然当时出国留学的人其实并不多,但我认为,学了七年的英语,加之当时北外和英国大学的合作项目助力,出国留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英国华威大学,与他一同上课的同学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英语教学者。从中国到加拿大,从塞浦路斯到叙利亚,一个无垠的世界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留学生涯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兼职工作中遇到的一位英国老妇。这位老妇或许仅有高中学历,勤勤恳恳在工厂里包了二三十年的书皮,却以一小时4.75英镑的时薪,周游了二三十个国家。孙涛感叹道:“这让我看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回想我的父辈,我的同龄人,大家都还仅仅为了解决温饱而生活,更遑论去开阔眼界、享受生活了。”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孙涛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也让他改变了看待生活的方式。“其实生活可以很美好。在玩命的工作、读书之余,你也应该去体验世界、体验生活。这点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一直和学生、同事们分享这段经历。”

孙涛学成归国之时,正值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留学大潮浩浩荡荡。短暂回母校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入职新东方,成为了一名雅思英语老师。“2003年那个时候,很多想出国的学生对国外是没有认知的,但同时他们又那么渴望去了解国外。我自己是科班出身,又从英国回来,我觉得我的知识能匹配他们的渴求。”谈及自己的工作,孙涛的语气更加振奋了几分:“我能影响更多的人,分享人生的经历,拓宽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新的想法......”彼时他的课堂上能坐满五六百人,盛况非凡。

“刚工作的头几年是很疯狂的。”每逢假期,他每天都要讲10个小时的课,以至于每个寒暑假嗓子都会失声一次,同时也因为过度太累,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传道授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已经足以令人满足,而之于孙涛则不尽然。“这种成就感很好,但是也是双刃剑,很多年轻老师迷失在成就感中。”老师教的是有限的东西,教学也只是一技之长。孙涛强调,授课带来的满足感容易使人停止继续学习,但其他方面如不精进,终究会落后于时代,毕竟,学习和探索是永无穷尽的。

恒于学习的转机

2008年,孩子的降生成为孙涛人生的转折点,人生角色的丰富成为了他追求更全面的发展的动力,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从一位英语教师到公司领导者的转型。这是赛道的转换,业务链、销售线索、生产链条、利益分配,诸多与教学不相关的词语开始出现在他的工作中。他自己也承认,从单一的教学技能到综合的管理,从培训到留学咨询,是有很大挑战的。

在被问及如何应对挑战时,孙涛总结说,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这也是我印象中整个北外的同学们具有的共性的两个特点”他补充道,“首先,北外人因为学语言的优势,思维更加灵活,适应性也很强;其次北外人在学习中很‘专’,具备钻研精神。一个灵活一个专业,这两个品质会帮助你去跨轨道跨赛道学习。”

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中,终身学习赫然位于首位,孙涛也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采访中,他从不讳言在工作中感受到的自身“单薄”之处。“我想说,离开了校园,反而开始了不断学习的过程。”学海无涯,从长江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再到中欧商学院,他始终孜孜不倦,求取新知。

对孙涛来说,在学习中的不断探索也是他在生活中遵循的普适性的原则——对人亦然,对公司亦然。在真正的商业世界里,一个企业如何做到不管顺境或逆境都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探索新的可能性的。“过去我做的是帮助大家出国的阶段性的工作,但现在疫情等因素导致留学总人数减少,我们便在既有的模式上增加了学生到国外后需要的辅导,以及一些生活各方面的服务上的帮助,来挖掘一个客户的终身价值。”

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国际关系动荡的影响下,谈及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变化,如何维持数千员工的生计,他说:“不能一到逆境就裁员萎缩,大家都裁员的话,社会怎么弄?这就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了。”这是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是对社会的反哺。

怀于母校的热忱

“任何一个北外的毕业生从北外获得的东西,都远大于我们给她的东西。”说起母校,作为北外校友会副会长孙涛如是说。他由衷地感慨,除了教授们和学生们,北外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校友。“把这些校友更有效地联系起来,反过来再给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我觉得就实现了传承。” 正如他所言,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北外人的网络已经铺开,很多地方校友会以及诸多海外的校友会都纷纷成立,接下来便需要深耕细作,团结它、完善它、发展它,在延续中最大化发挥它的价值。

对于北外学子,他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点是不要轻易说不。“北外人本来就是有一定开拓性的,尤其是在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里,不要轻易去拒绝一些新的尝试和机会,要多去探索,直到发现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例如一次发言、一次报告,有时不一定做得好,但千万不要放弃尝试。

第二点是要乐于助人,同时还要尊敬他人。“我的人生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贵人。他们都是对我伸出援手的人。”被人帮助,尤其会体会到助人的价值和意义。孙涛以前做新东方老师时,负责更换饮用水桶的都是教室管理员。那时候他注意到一个阿姨扛水桶换水辛苦费力,便时常顺路帮忙扛水桶。后来二人重逢于五年之后的一场员工会上,那个阿姨对他印象特别深,因为他是唯一帮她换水的老师。

尊重也同理,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人都不容易。在这个时候要对每个人保持一种起码的尊重和敬意,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作为人文学科的学子,这种人际之间的敏感、人际之间的这种斯文,我是特别希望北外的同学能够具备的。”这是经过多年无止境的学习和对世界无穷尽的探索后凝练出的人生精华。

在采访结束后,孙涛脱下了西装,露出校友会的蓝白衬衫,他展颜笑了,毕业多年的他笑容中含着不曾减退的青春激情,也有着对北外学子无限的期许。

生命的意义无穷尽,探索的道路无止境,孙涛将继续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为人生书写无限的可能。

文/焦炻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