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自我升华,绽放出宝石般光华 ——访赫拉珠宝创始人王洋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09-01 】

人物简介

王洋,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同时获得国际经济第二学位。2005年起曾任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审计部门审计师。2007年,来到位于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工作。2010年,在北京大学就读国际MBA,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系统学习珠宝鉴定相关课程。2011年,创立了赫拉臻藏珠宝品牌。

阳光和煦的春日午后,我们前往王洋的珠宝会所进行采访。玻璃柜中陈列的精美珠宝,脚下厚重的地毯,桌子上摆放整齐的各类珠宝杂志,无一不流露出令人赞叹的精致典雅。王洋生动可爱又充满活力的言谈,让我们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倍感亲切和温暖。

丰富经历,开拓视野

被问起在北外的四年校园生活,王洋笑着说,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然而回想起来,这段生活的点点滴滴又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果说有什么影响到之后的工作选择,应该还是极其丰富的实习经历。她在大二暑假就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行了第一份实习工作,之后又在团中央、雅马哈等组织和公司进行过实习。大三大四时,还为一些高规格的来华访团做过随队翻译。这些涵盖了不同方向的多次实习经历使她在大学阶段就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她之后择业的方向。

作为日语系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够进入日企工作。然而在谈到就业时,王洋却说,自己在大学时期经过了一系列实习后,就确定了自己不会去日企。对此她解释说,一部分原因是作为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感情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自己对日后职业发展的规划。大学毕业时,她同时获得了进入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和教育部国际司日本处的工作机会,经过权衡后,由于自己还是倾向于获得更多财务方面的背景,最终还是选择了普华永道的工作。

在大学阶段,除了多次实习之外,王洋还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参与组织了许多公益活动。直至现在,在创建珠宝品牌的同时,她也坚持做一些公益活动,这与她大学时期在青协的经验积累也密不可分。

初入普华,深入非洲

在普华永道工作的两年,给王洋留下了愉快美好的记忆。对于她来说,这份工作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辛苦,而是如同大学的延续。单纯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培训机制使她获益匪浅并学习到了不少财务知识,这些知识为她之后的创业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两年之后,由于先生的工作关系,王洋辞去了普华永道的工作,跟随他来到了非洲博茨瓦纳。博茨瓦纳作为世界上钻石产值最高的国家,被誉为“宝石之国”。因此,许多外国人都会在当地购买钻石。凭借流畅的英文,王洋常常为朋友们充当选购钻石的联络人和翻译,并曾经进入钻石矿参观。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特别经历也激发了她对于钻石的兴趣。

在长达三年的非洲生活中,除了开始接触钻石之外,王洋也曾经与家人一起自驾游,领略非洲的独特美景,并协助一些国际组织进行救助穷困儿童的工作。这段愉悦特别的生活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更加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这种国际化视野为她提供了不少帮助。目前,她每隔几个月便要前往世界各地进行珠宝采买,这也体现了跨文化沟通在她这段创业历程中的重要性。

坚定决心,着手创业

在非洲时,王洋便利用大量的空闲时间参加了GMAT考试,并在回国之后进入北大读了国际MBA,同时学习了一些珠宝鉴定课程。在读书的时候,她便已经有了创业的念头。临近毕业之时,她曾前往几家知名企业参加面试,然而想到即将开始被限制在写字楼狭小格子间中的生活,她便放弃了就业的机会,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被问起决定创业的契机时,王洋笑着说,一方面是被中国的珠宝市场现状所坚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自己的愿望。她曾经问过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一个月,那么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会让她觉得自己白白活了这么些年?仔细思考后,她给了自己两个答案,一个是生一个孩子,另一个就是自己创业。出于自己内心的愿望,她听取朋友们的建议,进一步调整了策划,确定了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的成本,并在国际MBA毕业之后注册了属于自己的珠宝品牌。

自创品牌,开拓市场

除了在非洲时多次接触到钻石之外,王洋选择了珠宝品牌并坚持走下去更多是出于对市场的理解。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如今中国人虽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珠宝,但对珠宝设计和品味的要求并不高,珠宝市场与欧美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王洋希望能给国内市场带来更加精致、更具品味的珠宝,能够为人们的修养和品味的提升做一些事。在她看来,珠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个人修养和品味的载体。

而她的珠宝品牌“赫拉臻藏”,以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命名,意为“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女王”,同时也意味着赫拉珠宝立志做极致产品。除了成品珠宝的销售之外,赫拉臻藏还为顾客提供珠宝的私人订制。关于私人订制,并不仅仅要求与顾客的肤色、脸型、五官相配,也在于了解顾客此时的心境想法,是珠宝不仅仅是饰品,同时还记录了某种心境和情绪。“我们并不是珠宝的拥有者,而只是守护者,珠宝是值得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王洋说道。在她眼中,珠宝是会与佩戴者产生特殊感情的,而值得传世的珠宝,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上等优质的材料,也在于由设计和工艺体现出的、它背后独特的故事。

同任何一个创业团队一样,王洋和她的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在她看来,最大的障碍还是在于自身。创业团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跟客户沟通的渠道如何打开,对品牌整体的思路是否开阔等问题的出现都是源于创业者自身的格局不够大、修养不够深。在她看来,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身格局的限制会不断碰壁,又要在碰壁之后自我突破,从而不断达到自身的升华。

而对于创业团队的选择和领导,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感恩。“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短暂,别人选择与你共同走过这一段历程,就应当怀抱感恩之心。”此外,王洋认为,团队的组建和领导并非是对其他人的驾驭,而是通过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来吸引团队伙伴,不能出于领导的欲望而只选择比自己弱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一个团队中,成员间能够做到互补,才是最重要的。

内外兼顾,家庭美满

讲述了大学和工作的种种之后,我们对王洋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好奇。说起自己的小家庭,学姐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甜蜜。大学期间,她就与她的先生认识并恋爱,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女儿。尽管忙于创业的她陪伴女儿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她一直尽力为女儿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与女儿同哭同笑一同玩耍,更让孩子理解: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即使他们忙于工作不能时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会有足够的安全感,理解父母的工作。同时,她还对我们说:“有孩子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孩子就是老天赐予的礼物,她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从中看到我自己。”王洋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好,尽管几乎一周七天都要工作,她还是会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尽量在周末抽出时间陪自己的女儿。

学以致用,充实自身

同为小语种专业的学生,说到小语种专业是否就业面太窄时,王洋说,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只要你想用,总是可以用到的。尽管她自己并没有从事和日语相关的工作,但是在前往日本采买珍珠和珠宝成品时,仍然会常常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对此,她还半开玩笑地说:“我大概是中国做珠宝的人里日语最好的。”

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状况,王洋建议,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仅仅有想法和创意是远远不够的,想法和创意不去实施,就完全是空谈,出众的想法只有加上了执行力,才具有大的价值。对于在校生来说,多做实习、多了解社会是十分必要的。选择一份大型企业的实习或是第一份工作,是很好的开拓视野的机会,学习优秀企业正规合理的管理和生产流程、了解顶级机构的运作模式,会使人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在大学时期多阅读,尤其是多阅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智慧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现在还未找到方向的大学生们来说,则要尝试着理清关于未来的多种可能,并去不断尝试。所谓“天助自助者”,总是不满抱怨而不去行动才是最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