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方碧辉,新中国首位全国英语特级教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五年),毕业后志愿分配到北京景山学校任教,参与英语教学改革实验近30年。曾编写《小学英语》教材(共四册),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丛书中发表有关教师修养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文章达二十余篇;专著有《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童星与家庭丛书)、《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北京教育丛书),对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英语教育的道路上走过四十多年峥嵘岁月,她是不忘初心的教育改革实践者,她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推进者。在短短两小时的采访中,方碧辉将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历娓娓道来,言语中流露出对英语教育朴素而真挚的热忱。“新中国首位英语特级教师”的光环于这位洗尽铅华的老教师而言,早已淡泊,唯有一颗赤子之心,系于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
(图为记者摄于方碧辉家中)
最无悔和最幸运的选择
方碧辉成长于战乱时期,因此不得不随着父母颠沛流离,辗转各地,经历多次转学。小学时期,她随父母去了香港,被送进香港有名的英语学校—圣保禄学校(StPaul’s Convent School)读过半年书。那时的课都是用英语教授的,虽然年幼的方碧辉听不懂,这却是她最初接触英语的一次难忘经历。她的小学学业是在昆明恩光小学完成的。“恩光”是一所教会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教英语。方碧辉还记得教师是一位英国老牧师,特别和蔼可亲。“他用的教材是从英国带来的,上边有许多图画。每次上课他都要我们一边看着画,一边用手指着字跟着他念。他的声音非常清晰、浑厚,好听。那时候的我们非常顽皮,总跟老牧师起哄,常常一边做着鬼脸,一边跟着他念……”方碧辉说,老牧师当年教她们学习英语的路子其实就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这对她日后的英语教学起了引路的作用。
解放后,方碧辉随父母来到北京,有幸进入北京女十二中念书(该学校前身是有名的贝满女子中学)。每当提起在女十二中生活、学习的点滴,感激之情充溢于方碧辉的言辞。方碧辉始终记得她的英语老师,是这位老师为她打下了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基础。她崇敬女十二中老师们那种敬业、尽责、关爱学生的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作风,他们的表率对她日后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毕业后,方碧辉考入了北京俄语学院。直到她大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从小学习英语的她才脱颖而出,被选拔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去学习英语专业。这于方碧辉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她也因此对北外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激之情。
1962年,大学毕业的方碧辉面临着志愿选择。当年,虽然更多的名额是工业翻译,可年轻的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主动要求到景山学校去参与教育改革。她在毕业分配的三个志愿上填写的都是“景山学校”。当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堂堂外语学院的毕业生会去教小学生?这不是太傻了吗?”面对种种的议论,方碧辉却很淡然,“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深信我的决定没有错!”
四十余载峥嵘岁月,方碧辉坦言自己从未有过羡慕和遗憾,她只是默默做着一只吐丝的春蚕。对于她大半辈子都辛苦耕耘的教育事业,方碧辉的回答有一份坚定和果断:“一个人
的一生中会有很多选择,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对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干,才会有所建树。”
薪火相传,改革育人
方碧辉谈得最多的,是她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景山学校改革。景山学校是60年代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无古人的改革试验田。在那里汇聚了年轻热血的优秀教师群体,凝聚成一种献身教改事业的“景山”精神。“教改”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光荣。方碧辉记得刚进“景山”的那天,学校领导就对他们说:“你们这些大学生来景山教小学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小材大用!”这句话令她终生难忘,始终鞭策她“永不自满,谦虚做人,不断进步”。方碧辉深有感触地说:“景山学校教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有一个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年轻领导班子;有一支立志改革、无私献身的教师队伍;还有广大热爱学习、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学生队伍,才使得我们教师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一直往前走下去。”她说,自己不过是教改大道上一颗铺路的小石子。
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懵懂大学生成长为后来新中国的首位英语特级教师,方碧辉说:“这是国家授予我的最高荣誉,我深感受之有愧。”年轻的她决心把“荣誉”变成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立志在总结景山二十多年英语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一套系统的适合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的教材。在十七平米的小屋里,她靠着一台打字机和一张小桌子,就完成了整套教材的编写工作。这套教材一共四册,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许国璋教授特为之写了序言。
这套英语教材于1987年2月正式由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三次再版。当时,除了北京市的小学普遍采用外,全国有21个省市的20多所小学使用这套教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普及小学英语教学,她奔波于全国各地,参加各地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做示范课。此外,北京厂桥电教馆还专门举办了这套教材的现场教学电视讲座,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1979年春,国家教育部为她拍摄了教学示范片《一堂小学英语课》,供全国老师们参考学习。这使我国推广从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教学改革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1982至1986年,方碧辉应邀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播讲《幼儿英语》”,引起听众的热烈反响,在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英语初学者中掀起了“学英语热”。
方碧辉的公开课不仅限于国内,同时还对外开放,而且受到了外籍教师的高度评价。一名联邦德国的中学女教师评价:“方老师的教学技巧很高超,我很佩服。她用图画的办法组织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如此集中,真是难得。通过这样生动活泼的形象教学,学生的印象深刻,忘不了。”英国伦敦大学的女讲师程荫说:“方老师讲课的感染力很强。我是个有三十多年教龄的大学教师,可是我也完全被她的课吸引住了。”除了教师,伦敦初中一年级学生桑兰评价方碧辉的课说:“这堂课太有意思了,如果我们学的法语课也能够讲得这样生动就好了。”(以上评论选自《北京日报》7月24日)
1987年,方碧辉应北京市第八中学邀请,在少儿班(超常儿童)任教。正是这个机会,给了她苦心编写的教材一片开花结果的土壤。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教学大纲三年的教学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中考成绩优异。(学生在小学阶段未学习过英语)。方碧辉的自编教材在八中的教学实践应用中得到了验证,更证明了景山学校二十多年来英语教改的路子是成功的,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北京八中这个教学舞台,对于她自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她有诸多感谢想要表达,“我很感谢八中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感谢八中老师和学生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图为1980.12方碧辉访美期间与克莱尔·坎特夫人共度圣诞节)
用小课堂推进大课堂
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发展。1979年方碧辉和来自美国牛顿公立学校的克莱雅.坎特夫人相识,她们在教学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人十分投机。1980年方碧辉以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官员身份访问欧洲四国,“建立世界年轻人之间的友谊”。之后,她从欧洲飞往美国麻省专访了坎特夫妇和牛顿公立学校,并与牛顿市教育总监、各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广泛见面、交流,还参与了他们举办的师生员工大会,专门向他们介绍了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
1984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成了景山学校和美国牛顿公立学校正式建立姐妹学校的关系。这是在中美建交之后第一次在双方的中小学之间建立起的交换项目,对两国中小学的教学交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心系教育,笔耕不辍
方碧辉1990年赴美,先后在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教中文,在理德学院(Reed College)作为LanguageScholar协助教学工作、开展中国文化活动。她在多所大学教学的优异成果得到了多种表彰。2009年她退休回国,但依旧在孜孜不倦地为教育而倾其心血,仍然牵挂着孩子们的英语教育,不停地在编写有关英语教学的材料。她还尽力从事有关中美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她与景山学校的一位优秀校友合作,共同编写了一册英语童谣,希望用儿歌和童谣来解决英语教学中“读音与拼写”不一致的问题,“这个’拦路虎’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摸索的问题,也是我们要为我们中国儿童或是初学英语者解决的一大难题。”
最后,在谈到现时的英语教学和教材时,她语重心长地说“不能盲目地照搬外国教材”,她强调应该遵循英语语言本身的规律和中国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来选材和进行教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只有寄托在你们年轻人的身上了,希望你们能继续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