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闫侃,男,河北人,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级首届荷兰语专业校友,毕业后考入外交部,担任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馆员。2014年留学美国读研后仍回到外交部工作。
初见闫侃,他待人温和、亲切又不失幽默感,身上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稳健睿智的气质。
闫侃校友-图右3
启航北外
2005年,北外荷兰语专业正式招生,闫侃成为了北外首届荷兰语专业本科生。荷兰语是一门非通用语言,全球以此为母语者仅约两千万。因此在上大学前,他对荷兰语这门语言几乎没有了解。谈到当初的选择,闫侃说到,“大学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专业并不一定会决定未来的走向。”北外作为国内语言界的顶尖学府和“外交官的摇篮”,在闫侃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他说,“‘北外’二字足以成为我来到这里学习的理由”。
在北外的学习生活是规律而充实的。闫侃利用学习英语的经验,早起晨读,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每天坚持背60个单词,默写课文,作息规律,有条不紊。闫侃认为,语言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可有一日偏废。正是这样四年如一日的坚持为闫侃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回忆在北外的四年,闫侃充满感激之情。他说,作为外国语言学习的殿堂,北外帮助自己培养了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视野。“做外交工作绝不能封闭和闭塞,应该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国际事务。而北外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尽管学校很小,但它提供的机会很多。”正是借助北外提供的丰富资源,大二时闫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去比利时交换一年学习的机会。在外交换的经历让他有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强的包容心,“世界是很大的,人的意识常常囿于自己身处的环境,有时打开了新的环境,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闫侃说,“每个人的封闭世界就好比一个房间,北外提供的平台恰恰为我的房间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更加广阔的天地。”
情系外交
谈起投身外交事业,闫侃回忆,是历史课本中两幅照片阐述的两个历史事件在他心中埋下了“成为一名外交官”这一理想的种子。一件是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贡献。另一件是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黑白的照片中,周总理身穿黑色大衣潇洒前行。这两件事都是近现代中国外交历史上多边外交的标志性事件,展现了中国外交人的风采,也使当时的闫侃产生了极大触动。无论是在积贫积弱被帝国主义宰割的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立的新时期,利用外交手段用最少的代价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主权与利益,外交人始终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外交官”这一说法:“‘外交官’虽然有个‘官’字,但外交官不是官员”。闫侃说,外交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也正如北外校歌中唱的“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他强调外交人共同的价值观是“忠诚、使命、奉献”,即始终忠于国家、党和人民,认清自己在外交工作中的使命,在忠诚的前提下,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这是每一个外交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外交方面我们正在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就更需要外交人有一份担当和责任感。”闫侃把每项工作都当成对自己的挑战,他说,自己虽然不能做到十分完美,但也要尽善尽美。
投入外交事业后,闫侃逐渐看到,虽然外交官们表现出的大多是光鲜亮丽、受人尊重的一面,但真实的外交工作中也有许多琐碎和令人心酸的事情。他举例说,也门撤侨事件中,使馆人员总是在所有人员安全撤离之后最后撤离,电影《战狼2》中的危险场景也并非夸大,枪林弹雨中,外交人仍然要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但闫侃并不后悔成为外交人。他说,能够坚守在一线岗位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并见证国家对外合作与发展于他而言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
谈到外交工作的内容,闫侃认为,作为驻外使领馆员,他们的身份是代表国家的使者。不仅要有政治经贸上的往来合作,还有思想文化上的沟通交流。国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有时正是缺乏了解造成的。在苏里南使馆工作时,闫侃和他的同事们积极向当地介绍筷子等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一起推动春节成为苏里南的法定节假日,这着实令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澎湃而生。“宣传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理念,是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增信释疑为友好高效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从而避免在两国或多边的交往合作中产生不必要的阻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了一句英文俚语“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国家,历史文化不同,交流上自然会有隔阂与差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机会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无论是体育文化上的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还是政治经济上的G20金砖峰会,都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学无止境
四年半的驻外工作后,2014年闫侃偶然获得赴美攻读硕士的机会。虽然没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但工作中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闫侃希望借此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给他的学生讲过一个关于大圆小圆的故事,得出了著名的知识悖论:知道的越多就越无知。闫侃觉得自己正是借此扩大了自己圆的周长,学习更多,就明白未知的更多,也就更加谦卑,遇到事情不会急于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的生活和认知受到信息的影响,虽然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我们很难掌握其全貌,但它依然在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新的或暂时不能理解的事物时,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学习中,课堂上对中国的关注的提升也使闫侃深刻感受着祖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在国家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在公共外交上大有所为,就需要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寄语未来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总是能轻易点燃北外人心中强烈的自豪感,那就是,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的身影。也许之前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仅限于北外是外交官的摇篮,这的确没错,但是长期在国外的生活使闫侃看到从事不同职业、活跃在不同舞台上的北外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论是外交舞台,还是金融、IT、传媒等领域,都有北外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校友在世界各地塑造着母校的形象。闫侃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他看到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由衷地为母校感到高兴。他说,我国正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期,而北外的发展恰恰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小小缩影。
他希望有志于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能够首先掌握好专业技能,不要好高骛远,然后要利用好北外的良好平台和各种各样的资源。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地方,他鼓励大家多参与各类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如果说在北外的学习是一种积累和历练的话,那么进入工作之后,才是一个人能量真正释放的阶段。一个人在学生阶段也许更多地关注学业成绩,但工作后则会考虑更多的东西,这些都需要慢慢的磨练。他建议学弟学妹调整好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进入职场后也要谦虚学习。不断摸索规律,找到自己所处行业工作的规律和方式。
中国正在日益走向世界中心,外交事业大有所为。在国家不断发展、朝着实现两个百年伟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加入外交队伍,为中国外交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北外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