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金色的记忆——访49级校友杨志龄

【来源: | 发布日期:2009-12-01 】

采写/谢彬彬 赵泽楠


杨志龄,195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获学士学位,1952年被分配进地质部担任俄文翻译工作,后调任国家发改委任司长,现已离休。

60年,那些不变的情怀

对于杨志龄老先生来说,对母校的感情,一直都是他珍藏在心灵最深处的的宝藏,而在母校度过的日日夜夜,也是他会永远铭记在心的回忆。重回母校,杨老的眼里是积淀了整整60年的感动。

杨老告诉记者,尽管居住的地方离北外很远,但他依旧会“常回家看看”。从52年毕业离开学校开始到现在,杨老和当年的同学们从没有间断过回学校看望当年的老师,用杨老的话来说,“我从来没有觉得我离开了母校。每一次的聚会都好像让我重新回到了当年的日子。”

虽然已经时隔60载,但提起当年的时光,杨老依然觉得清晰如昨。艰苦条件中的愉快学习,集体生活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成为了杨老千金难买的独家珍藏。据杨老回忆,当年学校没有足够的宿舍,只能让女生们住在校内的平房,而男生们则到校外老百姓的家中打地铺。但是大家从没有抱怨生活学习条件的艰苦,而是更加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更加热衷于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当提起当年由他们自己肩扛手提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学校礼堂,杨老的语调中满是喜悦和难忘。“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虽然现在礼堂和很多有着杨老记忆的建筑已经都不在了,但杨老说:“它们都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除此之外,杨老也对学校一直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作风铭记在心:“不只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对我日后的工作起到了帮助,而且在学校的学到的品格也让我在前进的路上越走越好。”

条件的艰苦并没有熄灭当时正值青年的杨老的热情,他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腰鼓队的热火朝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欢乐。”杨老兴致勃勃的拿出老照片给我们看,有在长城前的合影,有在天坛前的合影。黑白的映像中透出岁月的痕迹,令人感慨。

60年,那些走过的日子

和当年的所有年轻人一样,杨老一直渴望着毕业后去部队成为一名军人。可是当组织安排他去地质部工作时,杨老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出发。”虽然做的是翻译的工作,但那些专业的术语让从没接触过地质的杨老遇到了重重困难,他谈到那段经历时,还调侃地说由于专业背景的欠缺自己闹出了不少笑话。杨老尤其对一次经历记忆犹新。在一次和苏联专家的对话中,他把“寒武纪”听成了“汉武帝”,结果让苏联专家摸不着头脑。从那以后,杨老为了弥补专业方面的缺陷,向中方地质人员虚心请教,买回一本又一本晦涩难懂的工具书潜心钻研,还利用俄语的专业优势向苏联专家细心询问……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地质领域的杰出人才,翻译起专业术语也、自是得心应手。

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杨老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坐在办公室里舒适地办公,他必须经常跟着地质人员们一起去野外勘测,实地的进行考察和研究。但是,野外条件的艰苦在杨老看来却更像是刺激的探险。在说起一次被困在海南岛无法上岸的经历时,杨老仿佛又经历了一遍当年的独特体验。而当他将那些过去工作的艰难以举重若轻地口吻向记者讲述的时候,记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杨老身上爱国敬业的光辉精神。

作为一名老前辈和杰出校友,杨志龄先生也对母校和他的后辈们寄予了厚望:“不仅在学校要接受文化、道德和思想的教育,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学生走出校门,也不仅是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北外。”杨老对母校的爱与希望都包涵在他的话语中。我们相信,在像杨老这些前辈的关怀下,北外会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