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于书茵 顾加敏子
夏道生,1932年生,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195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51-1973年任职于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1973-1984年任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1984-1987年任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1987-1990年出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90-1992年任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共体使团长,1992-1995年任国务院外办副主任,1995-1997年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1997-2003年任外交部特别调研小组组长,2003年离休。
2009年9月12日,我校举办了49级校友60年重返母校聚会活动。在此特别的日子里,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此次联谊会筹备组夏道生大使。聚会中,夏大使为我们细细讲述了过往六十年里那些铭记于心的峥嵘岁月。
风华正茂北外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夏大使背负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进入北外学习。回想60年前在北外学习生活的点滴,看着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校园,夏大使用了“一言难尽”来描述这六十载的悠悠北外情。在夏大使的记忆中,依然有着同学们身着旧军装一人扛着一把椅子在操场上大课的情景。夏大使说,当年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二部(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需张老师确认有关革大与北外的关系,确认这一说法无误承袭了老解放区革命的教育传统,课程精炼、方法独到。虽然在革大的日子并不长,但是革大鼓励同学们联系实际,时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对夏大使的一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深情地回忆着那些过往,夏大使称,那短短的八个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迁址后,在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习则是补充式的。一方面,学校继续着革大的教育模式,并在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政治经济方面以及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了学生在外语方面的学习。夏大使满怀感激地告诉记者,他许多方面的扎实基础都是在北外打下的,之后的成功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的结果。
风度翩翩外交官
上世纪90年代初,夏道生大使受命出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彼时正值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敏感时期,同时也是西方多国对中国进行所谓“制裁”的严峻时期。当时,西方媒体记者暗含嘲讽地询问夏大使:“苏联解体了,你们中国怎么不解体?”夏大使马上给予了坚决的回击:“因为中国不是苏联。”回答有理、有力、有节,以最强悍的姿态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指出了中国绝不会像苏联一般,中国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夏大使的话语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官的智慧与气魄。
回顾自己外交生涯中的点滴,夏大使对中国的发展感慨颇深。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中国外交的道路上,国际社会必然会有反对的、甚至是敌对的力量存在,这些是避免不了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虽然一路曲折、困难不断,但我们从不畏惧、勇敢面对。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按照中国的国情寻找合适的道路。新中国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遭受的曲折比较多,那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出认识。后三十年,我们根据前三十年积累的经验,总结教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前三十年的曲折错误、处处碰壁恰恰给了后三十年最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六十年是一个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后人,更需要从这六十年的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将中国的外交推向新的高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素有“外交官的摇篮”之美誉。许多北外学子都怀揣着成为外交官的梦想,努力丰富自己的内涵并提高着自己的素质。对此,毕生从事外交工作的夏大使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期望。他谈到,参与外交工作的愿望是好的,然而作为一名外交人员,首先必须是一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当然,光有爱国热情还不够,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而所学的外语则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对其外交事业将有巨大的帮助。
风采飞扬语后人
弹指一挥间,夏大使已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兢兢业业了六十载。重回记忆中永不褪色的母校,迎面而来的依然是捧书诵读的学生与诲人不倦的师长。
隔着60年风雨的珠帘,最初对祖国、对外交事业的热爱如若庭院里的古树,愈加枝繁叶茂;如同地窖中的美酒,更是历久弥香。那是亘古不变的无悔选择,选择北外、选择外交、选择祖国,外交官们无私无怨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在短短半小时的采访中,夏大使淡定从容的气度、睿智庄重的口吻、清晰敏捷的思路使记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一名杰出外交官的无限风采。
透过夏大使的微笑,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的珍贵品质:平易近人、从容爽朗的性格;精明强干、指挥若定的聪慧头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这些品质,赋予了中国外交官立足于世界外交舞台的资本。他们为国为民、不辞辛劳,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我们为他们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