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学无止境,术有乾坤 ——访吴光辉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11-09 】

人物简介:

吴光辉,我校日语学院1988级校友。现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担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会委员,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下属阳明学会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分会副会长,北外福建校友会会长。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化学、日本思想史、日本教育史。出版《日本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为代表的学术著作十余部,在《外国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了中外文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十余项,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2013年度获得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

在一个工作日的午后,笔者拨通了吴光辉教授的电话,提示音仅响了两下,无线电波就传来了吴教授略显沙哑却爽朗的声音。笔者的心为之一动:吴教授是在抱恙的情况下接受采访。这种敬业与认真的态度让笔者心怀敬佩。

文人风骨,只争朝夕

吴光辉高二时便接触到日语,于1988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快班”学习日本语言文学。最初的学习绝非一帆风顺,只学习了两年日语的吴光辉要与各地外国语学校脱颖而出的学生一同竞争,这种差距无疑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追赶”的状态。对此,吴光辉打趣道:“我当时是拼命地追赶,比追求女朋友还要苦和累。这种追赶不只出现在我的大学生涯,即便是后来攻读硕士、博士,也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我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追赶’二字在我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你需要比别人更努力、更勤奋。”

毛泽东曾言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留学日本,吴光辉和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的同学一起接受教育。相比较而言,中国留学生无论是认识、学识还是阅历,皆比不上外向型的欧美留学生。所以在整个博士阶段,他还保持着只争朝夕、不断追赶的努力状态。

正是北外的学习生活,让吴光辉领悟到了“追赶”的真谛,也为他带来了“骄傲”的感觉。提到母校,吴光辉用“高尚”二字来概括自己对北外的印象。在他的眼中,北外是天之骄子汇聚之所,是世之才子集聚之地。一般人或许会在意究竟在北外掌握了多少知识、接受了多少训练,但是令吴光辉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就是让他产生了一种“骄傲”的感觉。正是这样的骄傲,使我们不屑于追逐旁门左道,不屑于胸怀苟且之心,不屑于同流合污。正如苏轼所言,“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文化自信是立足之本

在留学巨擘辈出的京都大学学习期间,一些往事是吴光辉一辈子也难以忘却的。

1999年,新中国建国50周年,作为留学生代表,吴光辉在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在京都举办的庆祝大会上发言,这是一个值得无比骄傲的事。时过二十年,吴光辉依然记得他那一时刻发言的第一段话:“作为一名公派留学生,或许我没有什么资格来讲述留学生在日本的艰难岁月。但是,我身边却有着不少的自费留学生,他们无比的艰辛,无比的刻苦。我觉得有必要作为代表来讲述一下他们的生活。”不曾体验到生活之苦,不曾体验到时事之艰,是难以讲述留学生的故事的。吴光辉在讲话中为自费留学生发了声,也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铿锵话语,拳拳之心,出自肺腑,全场一下子活跃起来。

作为中国留学生,文化自信是其立足之本。立足之本又从何而来?自回归传统之中来。吴光辉分享了一个留学期间发生的小故事。“我在日本学习期间,遇到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他知道我在学习日本哲学,就经常问我孔孟、老庄的问题,这对于我的触动非常大。作为一个外语出身的人,可能我们更多时候是把目光投向外部,但是却极少投向内部,投向心底。所以在日本读博期间,我就专心地去读《论语》《老子》《庄子》,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弥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让吴光辉在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也能站在中国的立场,表达对某一个事件、现象的独特认识。在他眼中,我们夸夸其谈,横贯中西,或者站在一个所谓的国际标准去认识某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代表国际的、普遍的立场。当我们立足中国人的立场,回归中国人的视角,在针对现在的诸多国际问题发表看法之际,我们可能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一个“世界的中国”的立场或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