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一心向党,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10-20 】

人物简介:

周烈,我校阿拉伯学院1974级校友,曾任我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阿拉伯学院教授、博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现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编委、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世界研究》编委、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编委、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一个明媚的中午,笔者约周烈校友进行线上采访。他侃侃而谈、字字铿锵,浑身散发出无限的热情与活力,一如窗外高悬的艳阳,透过屏幕,直照在笔者心头。

一辈子:党叫干啥就干啥

“来到北外之后,组织分配我学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什么样?没听说过。”周烈在回溯自己与阿拉伯语的缘分、回顾过往经历时概括道:“我这一生就一条主线,党叫干啥就干啥。”

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此前一段时间有推荐入学的渠道。凡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年龄在20岁左右的,经群众认可推荐,通过文化课的笔试和高校老师的面试审核后,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周烈便是这样,在经过审核后,于1974年来到北外,按组织安排开始学习阿拉伯语。

周烈回忆那时的学习场景:六点起床、半小时晨跑、轮流搞公共卫生、自习朗读……整个班级的学习节奏和氛围都很好。只是硬件稍差,学习资源受限。全班只有一台磁带台式录音机。教材是老师用蜡板刻出来的油印材料,内容常常是翻译成阿拉伯文的领导人讲话、“两报一刊”社论等。现在想来,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大家用刻苦与勤奋弥补了当时客观条件的不足。

“我出去留学也是党组织安排的。大三时,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说派送我到叙利亚去留学,条件是回来后留校当老师。我的志向是毕业后去外交部工作。但经过考虑,我认为党员应该服从组织安排,组织希望我留校当老师,我就当老师。”于是,周烈踏上了前往阿拉伯国家的学习工作之旅——1977年10月赴叙利亚留学两年;1991年9月又到埃及进修一年。1982年9月至1985年5月还曾在当时的北也门塔兹技校工作三年。提起那段在也门塔兹技校工作的经历,周烈仍历历在目。

“我们国家有一段时间对也门进行教育援助,在也门的首都萨那和大城市塔兹开办了两所职业技术学校。也门的男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可以上技校学习一门技术。教育部从我国知名大学选拔优秀的理工科教师任技校的专业课老师;又从外语院校中选拔了一些阿拉伯语专业的老师任教学翻译,配合专业老师的教学工作。”

“1982年,我被教育部选派到塔兹技校,和西安交通大学的老师联合教学。西安交大的老师讲解机械加工的专业知识,比如如何将一根钢管制作成螺丝。我负责把这些知识翻译成阿拉伯语。课上,老师讲一段,我翻译一段;课下,我再把老师的讲义翻出来,发给也门的同学。”

“到了第二年,我可以直接给同学们讲课。偶尔遇到疑难问题,再请教专业老师。三年下来,收获很多,不仅大大提高了听说能力、口笔译能力和教学技巧,还增加了对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也门文化的了解。”

从也门回国后,周烈继续担任北外阿拉伯语专业的老师。后来又到校机关担任行政管理工作,之后担任北外的副校长、副书记。2008年又被党组织派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校长。

“外交部有段时间在社会上招聘大使,我去参加过考试,据说考试结果还不错。但组织上还是让我去北二外任校长,可能是认为我在高校更利于为党工作吧。”

从学习语言、留学支教、留校任教,一直到2017年在北二外退休,周烈一辈子服从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将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三连赞:美妙的阿拉伯语言、人民、文化

在谈及对阿拉伯国家的印象时,周烈连声赞叹:“阿拉伯语言很美好,阿拉伯人民很可爱,阿拉伯民族很伟大。”

阿拉伯语确实很难。但随着学习日渐深入,周烈对这门语言的喜爱程度也与日俱增。1977年到叙利亚留学,第一次走出国门、进入全新的环境中,周烈感觉就像芝麻开门,用阿拉伯语这把钥匙给自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那个世界里,同样有友好的人民和灿烂的文明。

“大三到叙利亚听阿拉伯文授课,肯定不能全听懂。当地的同学们就主动把笔记本借给我们看。还有一次,我们去听一门历史课,讲课的历史系主任到教室后,发现只有我们五个中国留学生。但这位老师还是很认真地给我们五个中国留学生讲了一堂精彩的阿拉伯历史课。”

“在埃及进修的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出门,经常会有阿拉伯人不声不响地替我们把公交车票给买了。”

“在也门工作的时候,我们晚上到海边逮螃蟹,回程途中在沙漠里迷了路,阿拉伯人就会开着汽车或骑上摩托把我们送到大路上。”

周烈在阿拉伯国家生活了6年多,在与当地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对阿拉伯人的总体印象——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和善。同时,在阅读阿拉伯经典书籍中,周烈进一步了解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阿拉伯人勤奋好学、尊师崇知,将求学视为天命和义务,“从摇蓝到坟墓都在求学”;他们修身养心、诚实守信,认为“骄傲乃愚昧之首”、“失信是大丈夫最大的过错”;他们敬业勤俭、积极务实,相信“早起多福”,也要求自己“像灯芯一样,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们以德交友,行善报恩,倡导“你今天拉我一把,我明天托你一脚”。

阿拉伯文化厚博广蕴、内涵丰富,既是阿拉伯人自己的创造,也是文明交融的结果。[BFSU1][BFSU2]

半句嘱:以身为镜,亮出北外招牌

阿拉伯文明丰富而灿烂,可中国人却对其知之甚少。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民间交流不够密切,相互了解都不充分。基于此种现状,周烈加入了许多中阿友好民间组织,主动担当起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以中东学会为例,它是国家级别的民间学术团体,现有会员400多名,均为高校及相关部门中东、阿拉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相当于一个中东问题研究的智库联盟,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咨询,为民众提供正确的政策和时政解读,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空间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周烈在中东学会担任了三届副会长,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去年,疫情突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民间往来中断。作为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副会长,周烈协助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筹划了一场中阿学者线上交流会,请到黎巴嫩、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学者参与线上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虽已退休,周烈却仍不肯清闲。除了在民间组织中积极有为外,他还应邀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担任特聘教授。他说:“只要体力允许,在不给别人添乱的前提下,能做一些事情就做一些,我想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周烈希望与浙外同事一道,逐渐将“区域国别研究”打造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周烈一生服从党的工作安排,担当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勤勉有为,奋进不止。他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展示着北外人的家国情怀。

他也叮嘱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外语,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北外争光,为祖国争光!

(文/方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