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沈菲,我校高级翻译学院2005级校友,现任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主任,译审。曾承担广西重大外事活动口笔译及审校工作,至今承担了1000多场交传翻译,其中30多场为广西主要领导会见副总理以上外宾口译,50多场同传,独立译著、合作译著多部。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MTI翻译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
线上采访过程中,沈菲校友满眼含笑、大气从容,时而是久经沙场的总指挥,沉稳干练,时而是清早游春的小姑娘,意气风发,让笔者觉得又钦服又亲近。
开山辟路:广西翻译界的佼佼者
2005年,沈菲考入高级翻译学院就读,毕业去向一直在她心中悬而未决。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沈菲参加了一场广西外事办公室的招聘宣讲会。她从宣讲会中得知,广西已经承办了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可是还没有专业的会场翻译人员。她意识到到广西发展将大有可为,毕业后可以加入广西外办的翻译队伍中。沈菲又向高翻学院和蔼可敬的万里老师征询了建议,最后沈菲做出了影响其一生的选择——到亟待发展的地区,开山辟路。
据沈菲介绍,广西外事办公室同各地方外办职能一样,都是服务于国家外交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外办设有不同部门,权责明确、各有分工,分别承接外交部、中联部、港澳办、对外友协等机构在地方上的业务。沈菲所在的翻译室主要职责是承担重大外事活动现场翻译、文稿笔译、自治区领导会见来访外宾及出访会见外方口译。
在谈及翻译的工作体验时,沈菲谈到,口译对人的记忆力、反应力都是不小的挑战,处处惊险刺激,而直面挑战、尽力做好工作的过程也恰恰是乐趣之所在。
沈菲第一次担任大型会议的翻译是在2008年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现场。当时有一千多人出席会场观看,并进行全程直播。“毕竟在高翻经历了两年魔鬼式训练,我信心十足,当时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现场直接翻译。后来好多外地同学都跟我说:‘我看到你的翻译视频啦,真不错。’我才知道这个会议受众这么广,顿时小有成就。与此同时,我又不禁毛骨悚然,要是当时哪一点不小心失误了,这么多人都能看着……后来就会更谨慎,在彩排的时候提前拿到讲稿,准备一下。”
2009年泛北论坛期间,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宴会,有很多外国记者赴宴拍照。那次,沈菲提前一天拿到稿件,对嘉宾姓名、职位、头衔的译法进行了准备。可是当主持人在宴会上介绍到场嘉宾的时候,沈菲发现了问题——她拿到的稿件和主持人使用的终稿天差地别。主持人语速本来就快,再加上他以为翻译有主持稿,于是他连人名带职务,读了好长一串才停下。沈菲没来及把嘉宾信息都记下来,只好硬着头皮把记录下来的信息翻完。事后,她从翻译技术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党委也从组织程序的角度对翻译供稿工作进行了改进。
语言转换并不是翻译的全部内容,翻译者还需时时准备着,应对临场的种种突发事件。有一场博览会上,司仪和翻译共用一个话筒。那个话筒是由硬钢架配合螺丝钉支起来的,也就是说,话筒的脖子不能弯,调整高度并不方便,需要拧螺丝。司仪个子很高,他先讲话,话筒的高度被调到正合适他的位置。轮到沈菲翻译领导讲话,她特意垫着脚,尽力往话筒的位置探,可声音还是没传出去。在观众看来,就是领导说完一串“尊敬的……”之后,沉默。可沈菲不知道声音没传出去。领导继续讲第二串“尊敬的……”,有人去帮沈菲调整话筒,这时正好轮到她继续翻译。情势非常紧急,不容片刻的思考,沈菲几近于本能地从第一串话重新翻译。第一串话里全都是中国领导人的称谓。如果不是靠着应急的机灵劲儿,如果不是从头把中国领导人再译一遍,视频中记录下来的就是不译中国领导人,从外国领导人开始译起,情形将十分尴尬。沈菲在会后复盘时回想起这个小插曲,暗暗庆幸当时做出的正确反应,也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正式会议上,要振奋精神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宴会上,则要调动日常知识储备来应对涉面极广的自由交流,挑战也不小。沈菲认为,宴会翻译的难度不容小觑,因为内容领域不固定,什么都可能谈到,这就对译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次,广西区领导会见荷兰外宾,那些天恰逢荷兰队在世界杯中发挥出众,领导也是足球迷,于是就畅谈起了足球比赛。我还遇到过中外领导切磋高尔夫球。还有一次是会见希腊、意大利大使,聊着聊着话锋一转,开始了哲学和历史的深度探讨……”对此,译员一方面要自己做功课,预测领导最可能谈到的话题,提前准备一下,另一方面则要靠日积月累、终身学习,每天听不同渠道的新闻、大量广泛地阅读,丰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给自己充电。
翻译的生活刺激而充实,正是在应对各种挑战和不断的学习中,沈菲找到了翻译的乐趣与成就。
人机配合:翻译领域新常态
不专事翻译工作的人往往对翻译的乐趣感触不深,非但不能感受翻译的乐趣,有时还会质疑翻译的意义和前景——翻译不就是为相同的内容换一种语言载体吗,没什么创造性,直接让机器去做就好了,未来哪里还用得上人来翻译?
“我前几年也在焦虑,是不是人工智能即将取代人工翻译,我得筹划新的工作了?”沈菲半开玩笑地说,“但是随着对AI的了解逐渐深入,我认为有一些翻译工作AI还做不到位,未来的翻译常态将是人工与AI的结合。”
翻译作品有质量优劣的差别,沈菲称之为“译商”。“译商”高低不仅要看翻译的内容是否正确、准确,还要看译文的逻辑是否严密、语气拿捏是否到位等。
之前有个部门试验一款翻译软件的准确性,找到沈菲帮忙评估。她发现,AI翻译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0%以上,但问题有二:第一,AI翻译是顺句驱动(也就是同声传译采取的方式),而没有内容和逻辑的整合。第二,AI翻译在断句的时候可能会出问题。比如说,“越南工商银行”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而AI把它断成了“越南”、“工商银行”,于是就翻译错了。
另外,AI无法判断人在讲话时的语气和语言背后的引申含义,也无法应急解决现场突发情况。基于上述因素的限制,机器翻译的“译商”赶不上高级人工翻译。在具体实践中,越是重大的外交场合,对“译商”要求越高,就越需要人工翻译。“前两年的博鳌论坛启用了某公司做的同传软件,但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会议进行到一半又换回到了人工。”机器尚不足以取代人工翻译,但它确实使翻译工作变得简洁了。
沈菲认为,一些行业所需要使用的术语比较固定、重复性强,且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不涉及调整语序的问题,这时就可以使用机器翻译。比如科技、法律领域的笔译让AI来做,需要的话再由人工进行第二道核查。
口译方面,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也可以对译员有所帮助。“科大讯飞做了一款翻译软件,将语音转成文字再翻译出来,请外国嘉宾前来测试,发现语音识别的情况还不错。”“我还了解到,在一场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会议上,同传译员前面放着一个屏幕,屏幕上显示出语音识别的原文和机器翻译的译文,两相对照,供同传译员参考。”沈菲判断,未来将是人工翻译与AI翻译相结合的时代。
未来几许:意义现于实干中
走过半生再回首,往昔历历不可测。沈菲在高中时期就设想自己会当翻译,遍访世界各地,领略风土人情,她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会到广西发展。世界变化很快,总想着做长远的规划不现实。“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迷茫,我们能做的是把握好当下生活的一点一滴。现在不管同学们在学什么,都把它学好,因为只有在一步步做的过程中才可能看得到未来的路”,沈菲如是说。
广西相对偏远,但她认定了这条自主选择的路。到广西外办之后,她曾有过后悔、遗憾,但她以为生命中更重要的,不是假设过去或预想未来,而是踏踏实实地过好此刻的每一天。翻译很辛苦,体制内收入也不高,但是她坚持认真工作,在辛勤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亲历历史的幸福。沈菲一直讲求实干,在做事的过程中寻找意义。除了工作要求的翻译任务外,她笔耕不辍,译书十余本;她担任一些高校MTI翻译硕士专业的校外导师,帮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未来,她在接受单位工作安排的同时,也还要一如既往踏实做事、发光发热。
最后,沈菲分享了中村恒子的《人间值得》中的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你不要问工作的意义。当你尝试去问工作意义的时候,多数是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不要去问,只是去做,在做中就会感到意义。
撰稿/方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