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写意春秋——访前新华社高级记者潘永明先生

【来源: | 发布日期:2010-06-01 】

潘永明,1960196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后,到新华社工作;19651979年任新华社国际部新闻翻译组翻译和编辑;19791983年任新华社驻巴黎分社记者;19831988年任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组发稿人;19891993年任新华社驻多哥分社首席记者;19931995年任新华社国际部经济组发稿人;19961998年任新华社驻布鲁塞尔首席记者;19982000年任新华社驻摩洛哥首席记者。


峥嵘岁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960年,潘永明老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谈到与法语的结缘,潘老师笑道:“当时知道周总理和陈毅元帅都是在法国留过学的,对他们的崇敬让我在第一志愿里填了法语系。”五年在北外的学习经历,令潘老师记忆犹新。当时正值中国3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苦,很多大学生都被遣散回乡,而北外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当时仍然坚持正常教学秩序。“当时老师对我们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你们一定要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谈及老师,潘老师动情地说:“北外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太重要了,可以让人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同时,潘老师强调,北外的教学质量非常之高,听、说、读、写并重,扎实的语言基础在之后自己的工作和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五年的北外学习,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个有革命理想抱负,并掌握一定技能的外语工作者。”


记者生涯:新闻“多面手”

毕业后,潘老师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记者生涯。从翻译到编辑到驻外记者,从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从政治新闻到经济新闻再到科技新闻,潘老师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新闻记者中的“多面手”。

谈起记者生涯中难忘的经历,潘老师说:“很多的!”的确,无论是在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在一些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都印刻着潘老师坚实的脚步。期间,他撰写了大量通稿、专稿,其中一些经济通稿一经播发就被世界各地华文报纸广泛采用。有意思的是,其中一篇经济稿,竟然“出口转内销”,被某单位由本地华文报纸转载,刊登到了内部刊物上。经过多年积累,仅潘老师撰写的经济领域的文章剪报就足足装满了一抽屉。他是我国第一位编译报道阿司匹林可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南极冰盖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记者。

“最难忘的就是跟踪报道密特朗的非洲之行。”当年法国左派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当选国家元首,时任新华社驻法记者的潘老师主动跟踪报道了密特朗的第一次非洲之行。到达最后一站塞内加尔的时候,潘老师及时发出《密特朗的首次非洲之行》的综述,经总社播发后,被刊登在了当地官方媒体《太阳报》的头版头条。这样的殊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实属罕见。“因为各种原因,由于意识形态以及写法都不同,当时咱们的稿子很少被国外媒体采用。即使到了今天,直接采用我方报道作为头版头条这样的事情也很少发生。”潘老师说。

与一般的专项记者不同,潘老师从事过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报道,而且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本着对工作负责的原则,潘老师在每次采访报道前都会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这种严谨的求索精神为潘老师的出色工作业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潘老师在巴黎分社工作时,一次与我国驻法使馆人员应邀出席欧洲航天局举行的座谈会。会议刚一开始,航天局的高官便发问道:“你们中国人怎样看待欧洲和美国的航天技术?”随后,是几分钟的沉默,由于当时我国航天技术还不十分发达,对有关专业知识不甚了解,我国使馆人员无法回应。面对这场尴尬,对此问题在事前已做了十足准备的潘老师答道:“在我看来,美国已造出航天飞机,可以说航天技术十分先进。但欧洲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欧洲更加强调应用性,比如你们发射了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和遥感卫星等。”潘老师准确深刻的见解轻松化解了中方的窘境并得到了欧洲航天局官员的赞许。


人生总结:记者的意义

35年的记者生涯中,潘老师全心全意地将自己奉献给了我国对外交流事业。回首这充实有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路,潘老师谈到自己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理解:首先,“做记者最重要的就是把祖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而作为新华社的记者,又一定要做到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就是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严谨认真的作风。他强调,作为记者一定不能弄虚作假,“这不仅是新闻素养问题,更是道德品质问题”。再者,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必须要坚持不断学习,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拓宽思考问题的角度。最后一点便是要培养研究问题的精神。“不深入调研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对于当下一些媒体记者忽视调研的重要性,只是一味急功近利、争抢消息的做法,他表示:“十分不可取”。


采访结束后,潘老师与记者谈起了他现在的日常生活。在提及自己出色的两个女儿时,记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父亲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卸下新华社记者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后,潘老师很享受现在的悠闲生活。但同时,他依然不忘关心国际、国内新闻,对相关的采访报道提出自己独特而有建设性的建议。也许,这份对新闻的敏感对于潘老师已经成了最根深蒂固的习惯,充实而卓有建树的新闻生涯已经将记者的身份镌刻在了这位老一辈新闻人的灵魂深处。




潘永明先生(中)与本刊记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