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枝,1960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参编部俄文室从事翻译工作。先后于1982年至1983年,1987年至1991年,1996年至2000年被派往新华社俄罗斯莫斯科分社工作。2002年退休。
王南枝校友曾在新华社参编部俄文室任笔译员,在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工作过三期,约十年时间。一个周末的午后,《校友通讯》记者有幸来到王南枝校友家中,对她进行了专访。在采访过程中,王南枝校友和蔼可亲的笑容,热情的话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王南枝校友于196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在北外的学习和生活是她难忘的经历。当时的学习苦中有乐,学习和劳动相互结合,她们曾经一边挖鱼鳞坑,一边练习语音语调,也曾经在闲暇时采酸枣,这些美好回忆让她至今回味无穷。虽然条件艰苦,但学校却没有放松教学质量。王南枝校友回忆道,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老师们要求所有同学必须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考试题目也要求学生必须用俄语回答各项发音规则。她告诉记者,当时学校尤其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底,对语法﹑语音等语言基础的严格要求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深层次学习。那时,学校的教学是五年制的,王南枝校友在最后一个学年学习了同声传译和打字,这极大地提高了她的综合素质。除了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她还很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扎实的语言功底,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知识面为王南枝校友日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俄罗斯情结
1965年,王南枝校友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参编部)俄文社,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当时,《参考消息》是我们国家唯一一家能够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王南枝校友回忆,当时的工作主要是每天阅读大量的外文报纸,选出合适的翻译并刊登在国内的报纸上。在工作期间,她对苏共几次重要的大会进行了全文翻译,更经历了难忘的八一九事变。对许多重大事件的报道要求他们进行大量的工作,而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更要求他们准确地译出每一份电文,这就意味着她必须长时间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但是王南枝校友从不懈怠,高质量地完成了每一份工作。
从1982年开始,王南枝校友在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工作过三次。到俄罗斯之后,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俄语听说能力,而且也进一步了解了俄罗斯人民的国民性格和风俗习惯,这种深层次的了解也使她得以在翻译工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融入俄罗斯生活的她结交了不少俄罗斯朋友,俄罗斯人的彬彬有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她的话语中,记者可以看出她浓厚的俄罗斯情结。
语言是促进理解,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王南枝校友认为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交流的窗口。因此,作为一名翻译,首先应该打好基本功,既要精于外语,又要学好中文。当然,广阔的知识面和每天的学习﹑总结也是必须的。同时,一名优秀的翻译还必须了解国家政策,并积极宣传自己的国家。只有这样,世界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误解。最重要的是,特别是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翻译,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对人民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网络上提供的各种资料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新渠道。但是语言的不同仍然会阻碍世界的交流,外语学习任重而道远,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不仅将各种信息变成了本民族熟悉的语言,让国人更多了解世界,也要为社会舆论引导正确方向。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采访很快就结束了。走出王南枝校友的家,记者还久久沉浸在那浓郁的异国风情中,耳边响起王南枝校友的话:“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热爱它,热爱这个国家的人民,热爱这个民族的文化”,“在当今社会,语言的重要不言而喻。只有掌握了语言的艺术,才能更好地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无论从事什么,都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对于一个翻译和新闻工作者,这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和新闻工作者,王南枝校友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对这些信念做出了自己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