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马晓霖校友专访

【来源: | 发布日期:2006-09-01 】


马晓霖,大旗网总裁兼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社17年间常驻过科威特、巴勒斯坦、以色列。曾任环球杂志总编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中东问题、大国关系、石油、恐怖与反恐怖、传媒。著有《巴以生死日记》《穿越生死线》《两河生死劫》等。


喝茶还是咖啡?

茶吧。

对马晓霖先生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在记者的眼中,他是一个很直爽、很热情、很容易接近的人。


北外情结


马晓霖在人们的眼里是个资深的新闻人,出色的记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从北外走出去的。对于马晓霖来说,在北外的学习和他现在工作上的成就有着莫大的关系。“北外的阿拉伯语专业让我掌握了一门通用但又非常难学的语言。近些年来的中东地区时局动荡,战争频发,以及它对全球原油的占有量,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由此,有关阿拉伯方面的新闻报道就相对比较容易出成绩,也容易被人关注,可以说是时世造英雄吧。学习阿语的人在这方面就有比较大的优势,可以说,我的前半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和北外所学的专业分不开的。”

当初选择阿拉伯语说起来也是有一段故事的。曾经的马晓霖对中文特别感兴趣,怀着文学梦想憧憬着上北大的中文系,可能这在当时也是所有文学青年的梦想吧。可是那年北大招的是古典文学,而不是他想上的现代文学,于是转而选择了北外。但这并不是他的无奈之选,在他看来,北外确实是学习外语的圣殿。高中时,在他收听的两套英语广播里面就有一套是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老师主持的,他自学用的英语语法教材也是北外编的,这些让年轻的马晓霖对北外产生了向往。当年北外只招阿语,他觉得虽然学阿语的人少,但使用的国家比较多,以后的机会应该会比较多;此外,马晓霖是回族人,这对他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言学习的成功者,想必马晓霖的语言天赋一定不错,可是他却说:“不,我从来都觉得很痛苦,至少在口语方面我觉得我的模仿能力是很失败的。”马晓霖说这可能和他的固执有关系,到现在他都说他的英语带着宁夏口音。但在另一方面,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在写作方面,这对他学习阿语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良好的专业基础还得益于北外良好的学习气氛——每天早晨4点整个校园就书声琅琅。提到母校,马晓霖对系里的老师和系主任充满了感激。


加沙三年

在百度(baidu.com)里输入马晓霖的名字,会出现一连串关于他的网页,其中大多是他作为我国第一位常驻加沙地带首席记者所做的新闻报道和所参与的新闻访谈。他自己也说,令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被新华社派去加沙建分社的三年。

这三年的后期正逢巴以大革命,“可以说这三年是我人生最苦的三年,也是最出成绩的三年。同去的同事伤了20多个。当时几十个小时不睡觉,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做饭,写稿,拍照片,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是这么的能干。脑力、体力、毅力,这三个少一点都不行。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一个人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

这三年的生生死死,让马晓霖觉得今后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再是什么了。


“生死三部曲”

前段时间马晓霖出版了新书《两河生死劫》,它和此前出版的《巴以生死日记》、《穿越生死线》共同组成作者中东战地采访的"生死三部曲",为其17年的战地记者生涯作结:“一并献给一切爱好和平的人,献给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

谈到自己的三本书,马晓霖说道:“首先它是历史的记录,是对当时巴勒斯坦断代史的一个补充。当地的环境、生活、体会,是任何一个中立记者所不能贴近的。我最能体会冲突双方的症结所在以及他们的苦难根源在哪里,那么我觉得我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最有价值的。其次它是对我自己的生活历史的记录。那些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心理感受是我生命中一段最完整的记录。”

著名主持人水均益、著名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和著名畅销书女作家陈彤均为此书撰写了书评,并形容马晓霖是"新闻动物"和对记者职业具有"真切荣誉感的人"


转型:新闻——互联网

在做新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荣誉和成就之后,20056月,马晓霖辞去著名时政刊物《环球》总编辑的职务,投身了一家规模只有十几个人的创业型网站——大旗网(daqi.com)(原ChinaBBS)做总裁兼总编辑。 谈到此次转型,马晓霖说道:“本身我对媒体是很感兴趣的,报纸,杂志我都做过,而且都做得还算比较好,唯独没有接触过互联网。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看到了生活的明天甚至后天,那生活就失去了意义。马晓霖注重挑战,所以他希望在互联网方面再次证明自己。


人生八感

马晓霖的经历令人叹服,马晓霖的成就令人羡慕,而他认为这些成就和荣誉的取得,是和以下一些特质分不开的:

第一是人品。马晓霖说:做人必须要诚实,一是一二是二,这样可以减少在人际关系上的消耗,最大限度地节省精力和时间。同时,这样也可以帮助你很好地维持人脉。人脉很重要。只有当你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的时候,大家才会把你视作可交的朋友,才会把你视作伙伴。

第二是勤奋。马晓霖自谦地说自己是一个智力水平中等的人,因此它不断地用勤奋来弥补和那些智力水平高于他的人之间的差距。刚进新华社的时候,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几年后就看出差距来了:他在做记者的时候有几千万的文字产量。

第三是敏感。马晓霖说他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也有着很强的联想力。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要是批评谁,他肯定会跟自己对照一下,给自己一个警惕。这也让他始终有一种危机感。

第四是激情。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事情他都很执着,并始终怀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对生活充满理想。这样会让一个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马晓霖如是说。

 第五是追求完美。马晓霖做事追求细节,希望凡事都没有遗憾。

第六是一些特殊因素,比如所学的语言以及曾被派驻的地区等。

第七是胆力。马晓霖说他平时是一个低调的人,但在关键的时刻能够把握住机会。有些人把握不住机会是因为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有些人则是“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他恰恰是越在关键的时刻越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这离不开胆力。“比如战地采访。我可以不去前线,但我还是选择去;去了前线我也可以在屋子里呆着不出去,就算出去了也可以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但我还是哪危险去哪。我不是一个寻求刺激的人,这是我的职业要求。没胆力肯定是不行的。”

最后一点是心态。一个平和、淡然的心态很重要。在此他也想给各位同学一句赠语:不要患得患失,只要踏实去做,做什么事都会有收获。


校庆寄语

马晓霖是从北外阿拉伯语系走出来的,对于现在学习阿拉伯语的同学的前景,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对每一个人的前景都看好。进入大学意味着获得一次职业培训的机会,获得一次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没有‘天之骄子’,‘天之骄子’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马晓霖认为人从18岁起就要学会自立,要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要有危机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食其力。总之,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同时要想着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对于在校期间的大学生们,他则提出了更细的建议:第一,要构建好知识结构,不能偏科;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要理性地、有逻辑地分析问题,不能偏激;第三,要学习如何跟别人打交道。


北外即将迎来65周年校庆,谈到母校,马晓霖深情地说:“没有北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对于北外一直怀着一种很自豪的情感。世界很小,中国很大,可能在中国你不知道谁是北外毕业的,但在世界上,只要是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一定有北外学子的身影。北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外交官、记者、高翻……这是值得每一个北外人自豪的。”“我希望北外可以真实地、充分地把学生资源用好,更加解放思维。同时还可以设立研究所,用好名脸,在社会上推广好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