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从热爱出发,做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访黄亮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9-01 】

黄亮

人物简介:

黄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校友。前豆瓣网商务副总裁,优质兴趣媒体营销公司——致趣联媒创始人。

致趣联媒的工作室静静地伫立在798附近的恒通商业园区的深处,绿树掩映,似有阡陌纵横的味道。木质的桌椅,青绿色的盆栽,稍显俏皮而又独具风格的装饰,仿佛一切都是出世的空灵。然而,了解到黄亮,了解到这家公司的核心,你才知道,这群人做的,是入世的事业,是实际而又充满创意的工作。

一进入办公室,黄亮校友亲切地招呼着我们,深蓝色的衬衫捋起的袖子,忙忙碌碌中显示出商业人士的干练,目光炯炯,似是洞察世间万事。

午后阳光下,采访以轻松的步调开始了。

  • 不断尝试,发现兴趣

黄亮在北外读本科期间,专业是英语和信息管理,在校期间除了阅读大量的英文著作,同时因为专业的原因也经常了解国外的IT和互联网发展。不仅开拓了知识面,而且埋下了兴趣的种子。他认为,英语是工具,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了解世界,可以自由的翱翔在全世界知识的海洋之中。说到阅读,他认为,这也是要讲求一定方法的,对于资讯类的文本内容,就可以广泛粗略阅读,而对于名著名作类的经典作品,就适宜精读,阅读时不仅是内容的输入,自己还可以有一定输出,例如写一写读书笔记,和他人交流读书感受等,这些办法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内化当中的一些思想,成为我们的内在力量。

黄亮毕业于21世纪初,那是一个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对互联网有浓厚的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进入到这个行业,毕业后2年他换了七份工作,涉及英语教育培训,国际贸易,制造业,国际快消等,可谓走马观花一般。直至2003年,一个机缘巧合进入了一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TOM.com,从事广告营销工作,这一做就是七年。“早期在各种工作中游走,我发现,自己对互联网仍然是最热爱的。”不断的尝试,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加上不断的努力,短短七年时间,他从一个初级销售员成长为掌控公司全国几百号员工和上亿的生意,也经历了TOM这家互联网公司的上市和退市过程,可以说,这七年,不仅自己在职业技能方面有所长进,更是熟悉了一个公司的运作流程,这为他后来创立致趣联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黄亮,业余时间也玩玩豆瓣,看看影评书评,刷刷小组。他对这家在互联网行业内非常特立独行的UGC网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时候国内的大部分网站都是Copy to China的模式,只有豆瓣是原创并且一直通过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渐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兴趣社交平台。他觉得喜欢一家公司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这家公司,并且帮助这家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在当时,豆瓣用户已经过亿流量巨大,豆瓣的推荐算法技术也在行业内风骚独领,豆瓣的工程师文化和网站的文艺气质也与众不同。但是,成立了五年的豆瓣并不赚钱,而且公司也只有几十个员工,属于一家小型的初创企业。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创业的激情,他毅然放弃了在原公司所达到的成就,来到豆瓣从头开始。从2010年几个人的小团队,不到三年时间扩展到全国三地近百人的规模,完成了几个亿的营收。通过不断的完善豆瓣商业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兴趣化营销和优质UGC内容输出等创新的营销方法,让豆瓣的广告在业内享有盛誉。虽然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工作节奏非常快,但黄亮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激情:“我不觉得这让我感到疲乏,因为我发现这正是我的热爱所在。”工作几经更迭,最终,他终于找到心之所向,他是幸运的,当然,成就不是来自于凭空的张望,而是需要有勇气不断尝试,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困难面前不言放弃的坚持。

然而,当人们认为他做到当时的成就已经足够了,他说,自己还想做更多。

  • 跳出限制,把路走宽

当人们兴奋地为他已有的成就喝彩时,黄亮看到,目前所做的互联网广告营销已经进入瓶颈,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这个行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豆瓣特殊的用户定位和PC强移动弱使它的营销内容、风格、形式较为固定和受限,黄亮当时想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广告产品也受到现实的钳制。因此,在2014年,黄亮跟豆瓣友好协商,把商务部门独立成了一个营销公司-致趣联媒,也完成了从合伙人到创业者的转变。致趣联媒除了继续帮助豆瓣实现品牌广告的营收,也开始帮助更多的优质媒体和APP做品牌广告变现,比如知乎,下厨房,课程格子,雪球,虎嗅等。

顺着豆瓣兴趣营销的思路,黄亮整合了风格各异,受众多元的优质APP,当然,这种多样性不是一种无序的状态,而是基于兴趣的媒体组合,比如说兴趣社交媒体的豆瓣,知乎,陌陌,也有兴趣垂直领域如财经类雪球,美食类下厨房,旅游类面包旅行等。这样的整合需要把媒体和品牌客户都要服务好,需要好的创意,也需要技术上的精准投放,又要强有力的执行能力,难度极大。“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足,做好,你就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黄亮校友轻松地说道。“我们的团队,主要是从创意中创造价值,这些创意来自于成员的多元化,有人喜欢话剧,有是电子控,有人是养猫专业户,其实,这些丰富性也充实了我们的创意和想法。在团队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并没有限制员工的兴趣,而是鼓励大家的兴趣多元,相信在一个活跃,不断有新想法萌发的团队中才会有无限的创意。”这一点,在办公间就可以展现出来,经过他们的工作区,就看到大厅里放着一张大木桌,员工可以在上面就餐,讨论,看书等,旁边悠闲地溜达着一只小猫和一只机灵的小狗,累了,可以斜卧在旁边的皮质沙发上,可以和有趣的同事侃侃大山,或者走出办公间在外面的绿草地上伸展伸展筋骨,办公室里面的布置也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室,拐角处有着钢铁侠的模型,冰箱上贴着各种极具创意的冰箱贴,吧台上摆放着咖啡,饮料和酒水。员工们在木质的办公桌上碰撞着彼此的创意,电脑键盘敲打出各式的新奇想法。往窗外望去,一片极目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不时有员工递来水,让我们解渴,一切都那么自然,妥帖。“目前的广告是要靠创意和技术的结合,要让消费者乐于接受,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广告做成艺术品,发挥出最大的营销价值,目前的企业价值不再像传统一样是企业制造,客户消费的模式了。如今更多的是企业和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品牌与用户产生共鸣。另外一方面,我们利用技术能力,实现资源整合,兴趣标签,根据品牌的需求做精准投放。品牌的营销价值创造就体现在他们的兴趣创意和兴趣化的标签数据上,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受众切入点,也是我们与之匹配相应的优质兴趣社交,兴趣垂直媒体的出发点。我们如今不再局限于一种风格的社交媒体,而是涉及范围广而精,争取跳出限制,拓宽业务范围,实现营销的协同效应”

如今,致趣联媒在黄亮的带领下,团队涉及的业务如滚雪球越来越大,他也介绍说如今的发展离不开策划,媒体选择,销售,营销等各个环节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作为个体而言,可能不算巨大,但是一旦把每一步的创新相结合,那么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飞跃。

作为一个并不老牌的兴趣创新营销公司,致趣联媒正开拓着一片宽广的天地。

三.埋头苦干,理性前瞻

说到工作上的事,黄亮校友总是两眼散发出闪亮的光芒,脸上也总是带着笑意。“您一天大概会工作多久呢?”满怀疑问,我问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生活和工作其实是不分的。而我每天都要关注我的事业,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比如别人度假的时候都不希望被邮件电话打扰,但只要没有时差,我都会花一些时间来处理工作或关注行业的动态,完全没有感到被打扰或者是不快。别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我却感到很幸运,因为可以把一生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当中。”

说到家庭,黄亮校友一脸幸福,“我快当父亲了!”,将为人父的喜悦展现出这个创意营销达人温情的一面。“家庭给了我很多支持,我一度一年有2/3的日子都出差在外,没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也没有今天我创业的动力,等有了小孩也需要多投入精力来照顾家庭”确实,家庭的力量不可忽视,是一个人内心强大力量的源泉,也是一个人内心之爱呼吸吐纳的接口。

除了家庭的支持,黄亮校友的事业也离不开自己对知识的积累。

当然,目前的这份幸运和成就也不是凭空得来的。“平时我喜欢看书,无论是行业内的专业书籍还是有关哲学,历史的人文社科类书籍,我都喜欢阅读。目前我渐渐向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倾斜,因为觉得专业类的书籍都是术,只能帮助我技能得到提升。而随着阅历的增加,会更意识到“道”的重要型,修身养性的基础就是道,自我的修为和对人生的理解着实更为重要。”校友从容地说道。面对卓有成就的校友,我总是时刻感觉自己的渺小,然而,校友的平易近人和丰富的人生感悟又让人感觉充满了奋发的力量。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及政府出台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让不少高校在校生跃跃欲试,放手一搏,以顺着“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针对大家创业的激情,黄亮校友认为,目前是创业的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因为目前创业成本最低,然而风险也大,竞争也尤为激烈。像自己创业的时候,也走了很多弯路,一步一步都是自己和团队积累经验,摸索过来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曾背负着很多的债务,分分钟都有可能资金链断裂。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可以多考虑从小处着眼,脚踏实地,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多读书,多实践,在创业前可以多多做一些相关的调研,参加相关的活动,或加入创业公司,在经历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你们千万不要急,我36岁才刚刚开始创业,你们20出头的年轻人有的是机会和时间,多实践实践,积累积累,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去做。”

“多读些书吧,好在社会大浪潮退潮时自己不会裸泳,记得在浮躁中寻得自己的一份静谧。审时度势,不盲目跟随大流。”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夕阳的余晖逐渐笼罩了大地,离开校友温馨的办公室,再回头张望,是他锲而不舍继续忙碌的背影,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