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创业时代的弄潮儿——访王乃琛校友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9-01 】

王乃琛

人物简介:

王乃琛,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级俄语学院校友。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精通英语、俄语、立陶宛语、德语、日语等多门外语。赴美期间曾就职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新概念科技公司NeoRainbow Tech创始人。回国后创建了北京柏舟科技有限公司,并被评为“优秀海归人才”。2014年底作为联合创始人在北京建立阿尔法沃夫(北京)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并担任首席运营官。

采访校友王乃琛是在中关村鼎好电子大厦B座10层,Alphawolf的办公所在地。一扇智能开启的玻璃门,走进去几步便是一个与周遭高新技术氛围略不和谐的会客室,据他说是创意总监的办公室。古色的沙发、质朴清淡的原色茶盘,一尊老子食指高高竖起寓意“老子第一”的雕像以及墙上的几幅印象画,创业者的心境便可从中窥知一二。

一、弃理从文,追求兴趣

王乃琛说自己创业是从初中开始的,那个时候他是班里的班长,班里的同学自己买教材要10元一本,他跟老师商量由他来负责承包班里同学的教材购买任务。接着他去跟书商谈,以批发价5元的价格从书商那里拿到书,再以7、8元的价格卖给班里的同学。“这种方式是互惠互利的,书商开心、同学开心同时我也赚了钱,商业就是互利共赢才能存在的。”王乃琛说。这是他的第一桶金。关于创业的原动力,他归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摩羯座的爸爸。摩羯座是沉稳内敛的星座。“那个时候我的爸爸一分零花钱都不给我,他认为我想买什么必须跟家长报备,这样他们才能时时刻刻了解我的想法。我不喜欢受人管束,所以必须自己去赚零花钱。”

王乃琛出生于山东青岛,山东的考生人数注定了山东高考的残酷性。凭着自己优秀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成绩,王乃琛获得了山东大学和同济大学两所大学的保送名额,然而他却放弃了。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需要人文环境的熏陶以弥补人文素养的不足。刚好北外小语种第一年在山东招理科生,王乃琛选择了北外俄语专业,他觉得北外拥有多种语言的教学氛围,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且开放包容的大学。

在北外的第一年是疯狂而精彩的,没有学过声乐的王乃琛喜欢音乐,在大半个学校亲自招募鼓手、贝斯手、主唱等,成立了自己的乐队。乐队发展迅速,开始在校内外举办演出,并建立了北外当时最大的音乐协会–爱乐协会。“做音乐也算一次创业,因为你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而且做音乐让我觉得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更容易成功。”王乃琛回忆起大一那一年,觉得那是自己在北外最美好的时光。然而北外的环境跟王乃琛的想象还是有差距的,“我特别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底的生活,大一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就不需要学英语了,你们以后就用不到英语了,你们这辈子就靠俄语吃饭了。那个时候我心里害怕极了,觉得自己这辈子就钉在俄语这个十字架上了。”种种原因叠加,王乃琛决定放弃北外的学业去美国开拓视野。也许那时的美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自由与民主的化身,对王乃琛也不例外。大一因为玩音乐和各种社团活动分散精力,王乃琛的成绩几乎倒数。去美国意味着自己的GPA必须过硬,王乃琛重新拾起专业课,开始发奋读书。仅用一年的时间,他得到了国家二等奖学金,加上自己的综合实力,最终成功拿到了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政治经济学的录取通知。

二、读书读人,初涉创业

前往美国念书期间,王乃琛选择与一个工科博士合租了一套公寓,因此有很多机会了解到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和最新研究成果,这让他感到十分有趣。深入交流之后,他们决定从事与科技专利有关的商业活动,于是,凭借着自己的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与同伴的合作,他们捞到了在美国的第一桶金。随后自己在摩根大通银行实习了一个月,同时感到新鲜与乏味——新鲜是因为自己尝试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乏味是因为每天的工作内容千篇一律,重复的机械化实在是种束缚。“我其实很感谢这次的实习,它让我知道了自己不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尝试了自己从未涉足的一个行业,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勇于尝试不同,面对未知,生命的色彩更加丰富。随后,王乃琛观察到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较美国而言相对滞后,并发现目前自己接触到的一些的技术在国内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于是,他毅然决定将一些技术引进到国内。这样,他渐渐把主要工作地点转换到了北京。2015年1月8日,他和团队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国内首家专业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ALPHAWOLF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孵化创业中的企业。短短3、4个月,就已经帮数个创业公司拿到了上千万的投资,其中估值最高的公司佰才邦科技现在估值已达12亿人民币。“我们采用的是目前在国际最前沿的投资孵化模式:仅仅收取少量场地费,然后凭借我们对接的资源来入股,形成产创,产投,产融的孵化模式,帮助企业更好成长。我们着重支持大学生创业,我很看好北外的学生,他们有知识,有远见,视野国际化,有着宏观把握局势的能力,胸怀广博,相信一定有很好的创业点子。如果北外大学生创业需要孵化,我们一定义不容辞,目前北外的Rebeat创业中心就是北外国际商学院、北外科技园和我们一起合作创办的北外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学生们可以在我们这里接收到相应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很期待支持北外人的创业想法!”

谈及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时,王学长想了想,然后质朴地说,“我想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读书和读人吧。”大学期间,他保持着一星期读两三本书的频率,在北外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大概读了差不多三、四百本书,所涉猎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地理,科幻,心理等等,这极大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拓宽他的视野。“读人,首先是要懂人,指的就是体察,感知别人,这不是叫你去巴结和讨好别人,而是以真诚待人,把别人当做朋友。当然,这前提是你自己首先得‘有料’,就是说自己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凭借着自己待人接物的真诚和丰富的阅历组建了目前的创业团队,“我可以不懂技术,不懂产业,但是我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怎样与人合作。”团队中有一位荷兰专家,还经常跨越国界家庭互访,“我和父母在家接待了这位荷兰专家一家人,除了聊工作,我们还聊家庭,爱好等,形成了十分稳定长久的友谊。而利益是从来不足以维持友谊的,我想,是相似的价值观才造就了聊得来的朋友吧!”团队里还有一位欧洲博士,是在北外2011年举办的一次语言大会上认识的,当时这位专家是作为演讲人出席的,“我们有着共同的话题,聊着聊着就忘我了,彼此都十分投入,不久便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还有一位美籍华裔专家,哈佛商学院副院长陈欣章教授,担任着国际顾问的职务,平时义务帮助做一些技术和企业方面的咨询。“团队里还有太多朋友,大家每天因为喜欢做的事聚在一起,就十分开心。我们平时累了,就去工作间外的休息室喝杯咖啡,眺望一下远方,聊聊天,放松放松。平时我们创业团队也是同吃住,我想这就是目前最好的状态吧: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三、细心沟通,理性前瞻

话题在很自然间就转到家人上面,“那你的家人支持你创业吗?”我想,这算是每一个旁观者都会问创业者的问题吧。“家人一开始也不是非常支持,但是我和他们做了很多沟通,就像我之前决定去留学一样,好在父母们都很理解我,于是最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我其实也挺害怕他们反对的,害怕他们不开心。其实人活着,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开心,幸福,这样我们才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自己点一堆火也要温暖别人啊!”家人这个话题一度让王学长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整个屋子都好似充满着融融的暖意。

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下,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怎样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不盲从?对于这个问题,王学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认识你自己,从热爱出发,敢于拒绝,这也就是敢于投入人生当中的机会成本。二来,要有信息甄别能力,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见识多了,才会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被信息爆炸时代的海量资讯所淹没。最后就是要注重自我投资,你可以多看书,多交良师益友,多多实践,就算失败了,也是人生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珍贵的个人体验。年轻人的生活就应该是激情澎湃,充满新奇想法的。我们要好好把握好现在,好好折腾,将来不后悔。最后,我很推崇雷军所说的‘顺势而生’,但我还想再加上‘逆势而为’,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抵挡整个时代的变革的,顺应着时代的大趋势,在行业中生根,在这个大趋势中不忘记自己的初心,然后以知为基础,打破行业中固定思维。”

学长还大力欢迎北外的同学前往阿尔法沃夫(北京)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或者应聘。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后,王学长带我们参观了公司。阿尔法占地约两千多平米,目前进驻了研发残疾人帮扶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芯片等初创企业,员工脸上洋溢着创作的激情与活力,一走进整洁有序的工作间,看着眼前这些闻所未闻的新技术,就感觉整个人都被带动得充满了活力和好奇。无数的创意和新奇想法正在这里孵化,生根,最后茁壮长成一棵荫庇一方的大树,枝繁叶茂,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