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名师风范 > 正文

精意覃思,兴趣使然 ——访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和军教授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9-25 】

人物简介:

祝和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先后获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征文评选二等奖、我校路桥园丁奖学金、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等。曾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著有《读国学用国学——到中华文化的源头寻找智慧》、《当马克思遇见新时代》等。专业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讲教授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形势与政策。

一个春日午后,笔者在办公室见到了祝和军老师,听老师讲述自己的研究与工作经历。老师爽朗健谈,对于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笔者不由地追随老师的思绪进行思索。

在采访中,老师曾多次强调自己对于哲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他坚持在哲学领域精耕细作的最大驱动力。精意覃思,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问题,祝老师也会反复地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进行探寻;兴趣使然,即使是在别人看起来稍显枯燥的研究,老师也乐在其中、孜孜不倦。


缘起人生,偶然成就必然

回忆起自己与哲学缘分的开始,祝和军笑着说,其实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爱什么,是在偶然情况下选择了哲学专业。他提到,自己是文科保送生,只能选择哲学或者历史专业学习,怀抱着对哲学研究的好奇,选择了哲学的道路,并深深爱上了这一领域。“其实人生的际遇可能都是这样,一切的选择都纯属偶然,但是这些偶然又都是必然发生的。”他总结道。

祝和军曾与北外老教授就专业选择问题展开过讨论,老教授的话对他也有一番深刻启迪。老教授提到,他们那一代人选择专业也并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志愿,而是优先服从于国家战略,虽然失去一部分自主选择权,但并不妨碍那一批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出一番非凡的成就。

偶然的专业选择对于祝和军而言,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未来研究领域的大门,而真正使得他静下心来沉浸于研究的,是自身对于哲学的热爱。

内心驱动,一以贯之

在很多人看来,科研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复一日的研究很容易慢慢消磨对科研工作的初心。当谈到保持对哲学研究热情的最大驱动力时,祝和军毫不犹豫地表示,兴趣就是自己最大的研究驱动力,兴趣就是自己与哲学之间保持联系紧密的纽带。

祝和军的生活或许在别人看来有些无趣。虽然来到北京已经有二十多年,他从来没有去过北京的某些景点,因为他对旅游参观不感兴趣。他只想在自己感兴趣的哲学领域花费大量时间,读些书,研究些理论。对于哲学的痴迷也让祝和军几乎没有个人生活,他所有空闲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哲学研究,甚至刚来北外时还被同寝的老师打趣到,“你总是不出门,一直窝在宿舍里看书,看起来像是比你的实际年龄大了十岁。”但是祝和军却对自己的这种人生状态乐此不疲。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让他每天都忍不住思考哲学问题,甚至在睡觉前,都要把某一个哲学问题拿出来琢磨一番。

祝和军还提到,进行哲学研究就是与很多思想家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他享受其中。尤其是哲学的知识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哲学学科,还与很多学科交叉关联,这催促着他每天不断地进行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探索更多知识。

传道授业,兴趣使然

祝和军教学生涯的开始,就是偶然转化为必然的结果。

祝和军初来北外是在2003年,起初他是一名行政工作人员,每天繁重的会议等工作让他逐渐感受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也正是这个时期,对于哲学理论研究日渐浓厚的兴趣让他萌生出从教的想法。

“为什么要从管理工作到教学工作中来?之前我也提到了,我喜欢读书,热爱哲学,想要从事理论研究。我想要每天读一点书,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教学科研工作更为适合我的人生。”怀抱着这样的想法,祝和军向领导提出了申请,最后也如愿踏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提起自己教学生涯伊始,祝和军笑着说,这种感觉很奇妙,自从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感觉有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向他缓缓打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进行研究,潜心读感兴趣的书。他发现自己真正找到了内心深爱、能够触摸到幸福感、让生活理想化的工作。“我现在对我的人生状态极其满意。”祝和军这样评价道。

当然,教学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不久后,祝和军便发现,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他想象中有差异,很多他认为非常有趣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却难以理解。对此,他也有一番独到的感悟。“教学需要把最为抽象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困难,但祝和军乐于上课,想要把自己习得的知识讲给学生听。他认为,思政课教师不应该逃避这些问题,相反,应该敢于面对问题本身,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应该大胆进行理论创新,逐步解决出现的问题。

教学相长,相伴前行

当谈及导师与学生关系的时候,祝和军认为导师和学生其实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依靠学术研究建立起来的。“如果导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了学术的纽带,也就无所谓导师,也无所谓学生了。”

“学术纽带的建立需要教学相长,学生从导师处习得新知识,导师通过为学生上课增加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导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两者不断积累知识和进行创新的过程。”

祝和军始终把上课视作一种乐趣,也是因为教学相长。在教授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教给他新的东西。他并没有把与学生的关系简单定义为主客关系,而是共同关系,导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只有确定了这种互为主体性,教学相长才可能产生,我们才能够进入到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当中,才会有辩证法的意义和知识的生成。”学生在生成新的知识,导师也在生成新的理解,这才是教学,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的魅力和吸引力。

除了学术共同体之外,祝和军还认为,导师应该是学生的灵魂塑造者,只有一个塑造学生灵魂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导师。导师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承担起塑造学生品行的责任。“应该按照导师的神圣性去理解这个职业,才能肩负起导师的使命。只有靠使命感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一个正向关系。”

学术摆渡人、灵魂塑造者,这两大使命也是祝和军一直坚定地认为“导师”是对一个学术研究者最高评价的原因。

孔子曾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此,祝和军还认为导师应该做到像一团火一样与学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在学术上加强联系,在精神上坚持塑造,在生活中保持距离。这也是他一直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寄语北外学子:培养理论兴趣,强化理论思维

祝和军在北外从事教学工作有八年时间,基于他对北外学生的观察,他希望北外学子应该进一步培养理论兴趣,强化理论思维。

他提到,北外学子在语言学习上有一个非常优良的品质,就是学以致用,能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应用层面上。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以致用也很容易成为北外学子的一项短板。因为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过度重视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

人生其实是一个应对一切艰难困苦的过程,这一切都要依靠人们硬核的实力,而硬核的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硬实力决定人能否扬帆启航,而软实力决定人生航行的距离。北外学子在具有一流的硬实力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软实力有所欠缺。

“软实力其实与理论思维和理论兴趣密切相关,理论兴趣培养需要依靠历史学、哲学、语言理论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祝和军希望北外学子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培养自己对理论的兴趣,增强自己硬实力和软实力,日后在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姜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