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名师风范 > 正文

身处世界中心 传播中华精髓——访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 魏崇新教授

【来源: | 发布日期:2008-01-01 】

38F7

撰稿/周晟

2500多年前,孔子曾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其间“干七十余君”。今年将迎来孔子诞辰2557年,“孔子”开始以千岁高龄再度周游列国,越洋过海充当起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使者。

近年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扑面而来,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汉语教学的载体,以圣人“孔子”为名、回归中华文化主流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在这股浪潮中,北外担负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历史新使命,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建设,而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称为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了对中文学院有更多了解,我刊记者对中文学院院长魏崇新教授进行了采访。

本刊记者(下面简称记):魏院长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采访。首先我想就中文学院院名的问题请教您一下。我们知道在一年前学院还是以“国际交流学院”冠名的,为什么后来要改成现在的“中国语言文学院”呢?此举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魏崇新院长(下面简称魏):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讲。第一,就原来的院名“国际交流学院”来讲,无法体现出学院的学术性和研究职能,很多中外学者来学校交流访问都受到院名的困扰。其次,我们是从学科建设上来考虑的。近些年来,我们中文学院中外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多,中文学生的教学发展快,同时还对外开展很多研讨会邀请各校专家、学者参加。所以把院名改为“中国语言文学院”更能体现我们中文教研方面的特点,可以说此举是名正言顺的,是把学院的发展更准确的定位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个本体上。

记:谢谢您。我们知道中文学院是个比较特殊的学院。学院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出于各种目的来学习中国文化,那学院对中外学生的发展上有没有什么宏观的教学计划。

魏:的确,学院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历来受到的是中国文化的教育,有很好的基础;而留学生方面由于各个学生的中文基础不同,来源国不同,年龄也不同,所以对于两者,我们始终坚持对中国学生进行母语与母语文化的培养,对留学生加强语言方面的培养。

25905

记:我们知道,在北外,中文学院是个人数众多的大学院,那么在北外大家庭中,中文学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魏:的确,不管从师生人数还是规模来讲,中文学院在北外都是个大学院。从中文学院目前发展来看有三个中心任务。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中文学院承担着培养合格的本科生的任务,要为国家培养博学的、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留学生方面来讲,我们要传播中国文化,要培养熟悉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最后,在北外来讲,我们承担着北外所有本科生人文教育的任务。并且,为了提升我校本科生的中文综合素质,我们开设了很多中文选修课。

记:相对于国内其他著名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的中文专业,特别是目前非常热门的对外汉语专业,我们学校中文学院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点?

魏:我们学院中文专业最大的特色就是英语特色。我们的本科生需要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的考试,大部分的学生甚至都达到专业八级的水平。因此,英语的扎实基础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对于中文课程的设置,我们力求在课程中加入尽可能多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学比较和海外汉学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通晓中外文化的精英人才。

记:近年来,中文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建设有没有什么成果?

魏:近些年来,我们学院主要忙于建设海外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项目,我们学院独立承担了11所孔子学院的建设,是国内最多的。同时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我们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的,在国际汉学领域影响较大。在海外汉学的机构建设上,我们有专门的教授独立研究,定期出版刊物。出版的专业丛书达到几十种。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来访,我们为他们开设了专门的工作室,方便他们研究。

1063D

记:北外承建了11所孔子学院,数量上是全国前列的。而11所孔子学院的建立,中坚力量就是中文学院,那么在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中文学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魏:首先我们做的是一个联系工作。由于孔子学院的建设一半来自国家汉办推荐的国外知名大学,另外一部分需要我们自己联系、发展。现在我院承建的11所中,有2所德国的孔子学院、1所位于罗马大学的学院是完全由我们学院自己联系建设的,同时罗马大学的孔子学院是11所中成绩最突出的。在孔子学院的管理上,每所孔子学院的院长、教师都是我们学院自己派出去的,同时我们每年还会派我院的研究生去孔子学院实习,配合孔子学院的建设。

记: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激情,非常成功的完成了预期的任务,那么在张晓慧书记所说的“创业期”中,我们有何收获?

魏:对于北外,同时对于我们来讲,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对外宣传北外的平台,这个对于我们招收留学生,同时对外输送优秀学生是有帮助的。同时,我们积极响应了郝平校长提出的“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目标。孔子学院的建设,把古老的优秀的中国文化传送给全世界,让世界多了一个途径认识中国。再者,孔子学院吸引了很多当地的汉学研究家,每年有很多专家来访,孔子学院的建设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全球性的汉学研究平台。

记:对于之后的孔子学院推广,中文学院的下一个计划和目标是什么?

魏:目前来讲,我们已经承办了全国最多数量的孔子学院,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发展扩大已有的孔子学院,把眼下的11所办好,办扎实。精益求精,就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记:可以看出中文学院为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推广做出了很多努力,那么对于今后的发展,您有什么期望吗?

魏:我的期望,也就是中文学院的长远目标——能够将学术研究、文化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做强,不断提升高度,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对外汉语教育、交流中心。这是我们每个中文学院老师学生的愿望,也是北外的希望。

车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