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名师风范 > 正文

我的选择――访欧语系林温霜老师

【来源: | 发布日期:2007-06-05 】

我想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选择而已。

——林温霜

湖北之行

2002年暑假的时候,我跟随学校团委到湖北一个叫武峰的地方支教。武峰是一个在山里面的小县,离宜昌比较近。说是近,实际上我们从宜昌出发后坐了很久的长途车,钻了一个又一个的山沟才到达。

当地的人没有想到会有我这个老师参加,因为原先计划只有学生。我当时跟过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每个假期都过得没有什么色彩,于是希望这个夏天有点不同。就是这个简单的念头促成了我的湖北之行。

武峰20多天的生活经历对我的触动很大,不过并不是因为这里的贫穷,而是当地人对外来帮助的麻木让我震惊。可能是这种类似的支教活动比较多,因此,他们把这种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这让我感到我们的到来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而且他们也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不过后来我想,也许人就是这样,如果机会少之又少,一旦它到来你一定会抓住不放,但是如果它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不会再有人重视了。

在武峰时,当地政府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时常搞宴会,可我并不喜欢,这毕竟有悖于我们的初衷。而且在我看来,与招待支教老师相比,对于教育,他们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次经历留下的些许遗憾也间接促成了我的第二次支教。

边陲小寨

我们学院有一位荷兰的外教,他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经常有项目要到云南去出差,每次都会待上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想有机会和他一起去云南,到那里支教。于是我就要他帮我打听一下当地有没有这样的学校。后来我就到了邦扬小学。

学校在一个不大的寨子里,很小、很简陋。因为本寨学生不多,校长就把周围几个寨子的学生召集起来一起上课。看到他们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我能深刻地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除了教英文外,我还教语文。原本只有我一个人,后来北外校团委知道后又派来了一位英语学院的学生。在那边支教的日子确实挺辛苦,但是现在想想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寨子位于中缅边境,很多乡民都患有艾滋病,也有很多孤儿,生活非常艰难。我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爸爸因为贩毒进了监狱,她自己则被怀疑携带HIV病毒。那个小女孩非常柔弱,还曾经无缘无故地晕倒。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每天中午都会在我的门前放一束野花,有时候还唱歌,她的歌声很好听。这个女孩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因为她比我们平常人更会把握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不经意间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她都特别在意,她很用心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时候我觉得命运对她实在有点不公,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希望她能幸福。

第二次的出行可以说是我蜕变的一个过程。在支教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也知道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回想起来也发现自己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支教本身也并非一个很崇高的事业,这只是我个人的行为,个人的选择而已,去吃苦是我的享受。

我和北外

我在北外已经教了十年书,加上在这儿度过的大学生活,我在这个校园里呆了有14个年头了。年轻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老师,但是一年年下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这个职业,因为它能让我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而留在这儿的点点滴滴也将会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北外的明天我一直都很有信心。现在学校正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这样很好。以前北外的学生给人的印象就只是会说话,这其实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不过学校现在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想北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