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外人物 > 名师风范 > 正文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访北外法学院教授王文华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09-01 】


人物简介:

王文华,江苏扬州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法学学士(1989);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法院法官(1989~1999);北京大学“高级法官培训班”(1995);北京大学刑法学硕士(1998);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律硕士(1999年),美国德保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5);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2006年)。学术成果丰硕且多项成果被转载、引用、获奖,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表彰奖励。王文华教授主持、参与完成了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她,一名实干者,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刑法学教授,一名学术造诣颇深的法学学者。作为曾经在法院刑庭工作的法官,在她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真实生动的案例、鞭辟入里的分析。她就是刑法学教授王文华。“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是她的人生信条。今天,我们怀着敬仰与好奇走进她的办公室,听她讲述法官、学术以及教学背后的故事。


求学岁月

法律对于王文华老师来说或许只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但正是这场意外,让她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

“没有刻意选择法学专业,我当时想学英语。”

如果没有接到高三班主任一封苏州大学法学院推荐信,王文华老师或许不会进入法学的殿堂。“我当时最擅长的是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些内容我都很喜欢”。谈及为何选择法学专业,王文华老师笑说“当时只觉得法官这个职业挺神圣的,虽然没怎么接触过法学,但怀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就去了。”入校是1985年,当时的法学环境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改革开放后,法学界(法学学术界)和法律界(法律应用领域)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没有太多人从事法官、律师这些行业,大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总体认知还是很单薄的。做出这个选择虽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是却无意间走上了一条适合她的道路。

苏州大学的法学教育让王文华老师对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法学课程安排是比较科学且有针对性的。例如,就刑事法学而言,苏大法学院开设了监狱法学、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等,这些课程对她后来的工作很有帮助。“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法制史,当时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是98分。”虽然很多人认为法制史很枯燥无味,但在王文华老师看来,历史中的知识是丰厚的且接地气的,也是有连贯性的。不知过去,也难以晓未来。如果说法学的理论知识是富有逻辑、看似美丽的框架,本质则是一件件真实而错综复杂的个案。它们或许并不能一一对应在法条上,但那才是真实的历史,是理论背后唯一可以作为依据和参考的对象以及唯一可以拿来检验学理知识的标杆。

大学生活对于王文华教授来说是充实的。在军事基地普法、参加模拟法庭比赛、参加辩论赛、担任3年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委员,在各项活动中,王文华教授更坚定了自己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决心。她认为,法院是司法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整个司法体系中,法院掌握着正义的天平,发挥着定纷止争、帮助人们排忧解难的作用。


法院历练

本科毕业之后,王文华老师被派到江苏省扬州地区的基层法院。开始时,是在城郊法庭工作,先后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助理再到审判员,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被江苏省高院任命为四级法官。谈及后来为什么会选择担任刑庭法官时,王文华老师说,“我认为,刑事案件相对于民事案件对人的影响更大一点,因为刑事案件关系到一个人的名誉、自由甚至是生命,而不只是经济利益。将如此重大的法益交给法官,让我感到更强烈的使命感,要去帮助人们实现公平正义。”一年以后,王文华老师成为了刑庭的女法官。

当刑事法庭的法官也绝非易事。首先,卷宗中的证据材料常常是鲜血淋漓、触目惊心的,尸体、伤情等照片不算罕见。其次,“真实的被害人常是伤患,站在你面前的有可能是被毁容或肢体残缺或精神异常的人。”而被告人更是各式各样,其中有些人或凶神恶煞或阴险狡诈,这样的工作也很是锻炼人。被认为最惨烈的莫过于去死刑执行现场。但是,越是这样的案件,越是需要迎难而上。“这是我作为法官的工作,工作就是工作。把它们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迎头接案,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局面,尽量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在传统观念中,法官一般是男性的角色。作为女法官,王文华老师认为,工作要求对女法官和男法官没有什么不同,工作中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女法官去对待。“在某种程度上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处理一些案件,例如做调解工作、审理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或接触女性被害人、证人等”。女性一般比男性工作方式更为细腻、耐心,而且女性天生有一种母性,比男性法官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回忆起自己办过的一个案子。当时有一个抢劫罪的被告人,20多岁的青年,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实施了抢劫。但通过他的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可以看到他过往的记录都是良好的,是为生活所迫误入歧途。王文华老师认为,这个青年虽然存在犯罪事实,但却并非丧尽天良的恶徒,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方面都比较弱。在法庭开庭最后的教育环节,王文华老师做了细致的批评教育工作,对他讲“即使被判刑了,但是为了家庭、为了你自己的未来,也要认罪服判,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走向社会。”被告人听后当庭潸然泪下、认罪悔过。虽说法不容情,但只有人性化的司法、执法,才能让法变成维护社会规范乃至社会公德的良药。王文华老师在当法官的过程中用法律的知识和母性的关怀感化着当事人。“法中有情,情中有暖”。如果说法带给这个社会的是秩序以及违反秩序后的救济与惩戒,那么情给予人们的便是精神的洗涤和净化。人是感情的动物,单单用冰冷的制度套在有血有肉的当事人身上不仅会让法律“失信于天下”也会让人心更加冰冷漠然。对王文华老师来说,法官既是工作也是使命,她希望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公正的判决结果,更是社会良知的苏醒以及人们对法律的尊崇。

此外,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占很大比例。青少年比较冲动,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犯了罪之后认罪伏法的态度较差,不愿意配合调查工作、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容易悲观消极、对未来心灰意冷。每每遇到这样的案子,王文华老师都会耐心地、有针对性地做工作,让他们了解整个案件的性质、说服他们配合调查取证并让他们认罪悔过、依法服判。同时,通过走访、调查、回访等,持续关注青少年犯的健康成长和改造效果。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王文华老师选择了刑法,便决定背负起她的使命,尽自己的努力维护公平正义。

留学生活

从大学在扬州中院的实习到基层法院的工作期间,王文华老师在案件处理上得到了当事人的信赖、同事们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1989,扬州中级人民法院破天荒地把当时院里唯一的一个去北大“高级法官培训班”深造的机会给了在基层法院工作的王文华老师,通过层层选拔考试,从此她便踏上了新一程求学之旅。

1996年,王文华老师考上了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毕业时被选拔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的加拿大合作项目,去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法学院学习。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她在魁北克高等法院跟随法官学习了一个月。通过和法官近距离交流,她对法官又有了新的看法。法官本身是要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这种修养来自于他们对法律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这种理解又是出自于他们所受的教育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教育是启发式的”,它不仅传授知识,还“教给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拿大法院学习经历对她未来的科研和教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加拿大期间,王文华老师还在蒙特利尔的律师事务所见习了一段时间。在律所,她参与讨论案情、旁听庭审并接触了许多当事人。在加拿大,法律和法官都是非常受人尊崇和尊敬的。她认为这种对法律的尊崇,是整个社会民众对规则的信赖。这种信赖不单单是一种法律的习惯或传统,而是整个社会对规则制度的理解,是一种懂法并依法办事的氛围和风气。试想如果法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目无王法的人还如何大行其道?王文华老师说,培养这样一种风气“不仅是法官要做的事”,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去推动法律走向完备,这其中包含了“立法的完备性、司法的渗透力以及民众对判决的尊崇。“不论是作为法官还是民众,我都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影响他们。”

1999年留学归来后,王文华老师在北大攻读刑法学博士。2002博士毕业后加入北外法学院。当时的北外法律系还处于初创时期,几乎谈不上法学学术氛围,“每每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除了零起点的学生,几乎没人和我讨论、辩驳。我的一些专业上的新观点、新思路,也没有几个老师可以交流,这种‘法学学术荒漠’是难以忍受的。”为了使自己不脱离法学的学术氛围也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王文华老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做法学博士后,成为我国著名刑法学泰斗、“北高南马”中的高铭暄教授的弟子。

尽管学术经历丰富、包括取得了博士后学位,王文华老师却认为,“知识和能力不一定非要通过学历、学位来体现”。因为,促使她不断前行的动力并不是对高学历的追求,而是求知的欲望,特别是将法学学术与司法实践相联系的愿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文华老师用求知求真的态度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向上攀登。


教书育人

博士毕业后王老师其实也有其他的选择,包括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中央党校、上海交大等,但经过反复思量,她最终决定加入北外法学院。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孩子,当时孩子还比较小,如果去机关单位便意味着早出晚归;另一个缘故是自己一直对外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北外法学院正好将外语与法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两全其美;再者就是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急需涉外法律人才,所以来到北外可以对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做出一些贡献。

王老师在北外教书十余载,凭借深厚扎实的法学功底以及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们的爱戴。谈及对学生的感情,王老师有说不完的话。“选择做教师是因为我很喜欢教书育人这项工作的。”虽然她很喜欢法官工作,但通过教学她觉得自己获得了另一种别样的成就感。“将法学知识、自己的学术观点、对法律的心得和学生们充分讨论,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总体来说,北外的生源很不错,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效果也很好。”若要真正使自己的教学起到好的效果,首先需要用心。一方面用心备课,迄今为止,十二年的教学生涯王老师没有一堂课是不备课的,在上课前总要把最新的相关立法、案例、前沿理论补充进去;另一方面是用心上课,在课堂上时刻注意学生的反映,揣摩学生的心理。王老师还幽默地举例,要是看大家一早来都昏昏欲睡,“那肯定是大早上升国旗了。”那就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外,作为多年的大一班主任,王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感知他的困难与需求,尤其是学习上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方法,生活上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的学生。她喜欢与学生沟通,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更为全面地了解并理解学生。王老师认为,老师们坚决不应当让一个学生掉队。再者是耐心。“哪怕学生们提出一些其实自己好好看法条、看课本就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作为老师仍然应该悉心引导、耐心讲解,包括还需要读哪些书、做哪些题,而不是简单地打发学生自己看书、看法条去。最后是恒心,对学生心血来潮、一时的爱护与关心或许不难,可贵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悉心付出与投入。

说起教学中的小故事,王文华老师说,曾经给欧盟律师班的学生上课印象很深。“以往我们很容易专注于法条,而对于之外的东西常常大而化之。而给欧盟班上课时,她几乎每讲完两、三句话就会被欧盟律师班的学生们打断,询问观点、数据、案例的出处。这让王老师深刻体会到,作为法学老师的授课,一定要言之有据、求真务实。尽管这次课效果不错,王老师还被要求给他们展开讲了一天,但是这种教学、研究方法上的触动还是深深促进了王老师未来学术生涯的发展。

还有一次,是第一次去中纪委的北戴河培训班讲课,讲完之后,便有学生委婉的说“老师您今天讲得很好,但我们在实践中用不上呀。”比如在讲“依法收集证据”时,纪检干部面对的很多都是反攻心术、反侦察力很强的贪污受贿腐败分子,如果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是没办法破案的。但是,这里的“度”如何把握?这就促使王老师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纪检干部该怎么做。所以再去讲课的时候就会提供一些具体的但合法的操作方法,而非纯理论的陈述,使得授课内容更具体、可操作,更贴近现实。


教学之外

王老师不仅深受学生喜爱,在科研上也颇有建树、学术成果丰富,转载、获奖级别都很高,包括《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谈到教学与科研这一高校热点话题时,她认为两者是毫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特别是作为法学教师,必然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法学理论与深刻的立法、司法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是要在课后及时思考的,这自然就是一种智力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想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理论也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所以科研并不是刻意的,不是为了科研而搞科研,而是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查阅大量资料后,却没有找到令自己非常满意的答案,所以她戏称“不写不行了”。科研成果同时还来自对社会实践的关注,法学学者要对社会热点问题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再者,也得益于经常参加如北大、人大、北师大、社科院的学术、案例研讨会,听到来自各个专家学者的不同见解,从而引发自己的更多思考。而与国外学者的对话,使她能从更国际化的角度思考法律问题。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是王老师的座右铭。她这样解释道,当今的社会风气太过浮躁,很多人都不能安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多地追求金钱与享乐。王老师认为,作为法学教师,必须将法律和育人看得很神圣。学生与学校可以说像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关系,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应该负起责任,努力提高课堂含金量,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由于种种原因,“尽如人意”是很难实现的,而且苛求那样也会活得很累,而“无愧我心”确是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

又是一年毕业时,作为教师,王老师最期待、最欣慰的就是学生找到一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如今就业形势严峻,法学就业被亮起红牌,但王老师认为,对于北外学生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因为真正外语好、法律功底扎实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是很有竞争力的。而对法学毕业生卖米粉的事情,王老师认为,“如果站在学生角度讲,这是他自己勇敢地选择的另一条就业道路,只要自己喜欢,并无不可,也很锻炼人,就收入而言,很有可能将来比在律师行挣得还多。但对于法学院来说,总体上她还是期待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因为国家投入了很多资源、学生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复杂的法律知识与技能,如果很多人不能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就很可惜了。所以,王文华老师在采访快结束时说,“如果自己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所受益,就是莫大的欣慰。”

“无愧我心”,一句话霸气却也温柔。霸气的是“无愧”之中包含着对实践的积极态度和对正义的坚定立场,温柔的是“我心”深处满载着对学生的悉心关怀和对工作的敬业热爱。不求“尽如人意”却以“我心”为界。她是洒脱的智者,也是积极乐观的实践派。走出她的课堂我们会记住她对学生的关爱、对知识的渴望、对工作的严谨以及对正义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