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2008简介:王晓明,1952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197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系斯瓦希里语专业。毕业后曾留校四年,任亚非系干部。1979年开始在黑...
01/01
20081954—1958年,殷松龄大使与太太孙士珣在俄语学院翻译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殷大使先后在匈牙利驻中国大使馆、外交部翻译室、中国驻苏联使馆、外交部机关党委工作。1989年,同夫人一起被派往伊朗使馆工作,...
01/01
2008“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
01/01
2008王英凡1942年4月生于内蒙古突泉。1964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先后在驻英国代办处、外交部翻译室、驻加纳和菲律宾使馆工作。1980年以后,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驻菲律宾大使,外...
01/01
2008郭磊,我校96级英国社会文化专业研究生,现任《英语沙龙》杂志社社长。她最近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接受面对面的采访,但仍然欣然接受了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的要求。郭磊的E-mail回信写得非常认真,像一篇深刻...
06/05
2007杨汝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编辑。1960年到1964年就读于我校法语系。跟杨先生通电话的时候就感觉他是位很随和的老先生,见到他以后更是倍感亲切。阳光下的他精神矍铄、平易近人。记者:杨先生您好!从北外毕...
06/05
2007张铁柱简介:在外语学院附属中小学连贯制开始学习俄语直到高中,毕业以后到农村插队,成为最后一届到农村插队的学生。1978年插队期间,参加高考,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经过四年的...
06/05
2007潘永明,196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毕业,任新华社国际高级记者。采访定在红楼五层的会议室里,潘先生身体很棒,爬了五层楼一点不见气喘。一路上一直和我们唠着家常。一落座,潘先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记...
06/05
2007李德,男,现年85岁。日研中心创建时第一批中方教员。现已退休。日研中心的创建日研中心创建于1985年,坐落在西院。那时校园环境不好,所以新建的日研中心里什么都没有。日研中心属于教委会与日本外交部的合作项...
09/01
2006校友时延春,先后在北外留苏预备班、英语系和亚非语系的阿拉伯语班(现阿拉伯语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历任翻译、随员、二秘、一秘、处长、参赞、总领事、驻也门、叙利亚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